久久精品欧美日韩精品/狠狠色婷婷久久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午夜无码av体验区/丰满人妻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人做爰A片免费看网站爱酱

鴻蒙電腦“殺”進PC市場,讓國產操作系統不冠外姓

撰文 | 雁? 秋

編輯 | 李信馬

題圖 | DoNews攝

2024年9月,華為發布了全球首款三折疊手機,當時余承東在接受央視新聞采訪時宣布:“Windows PC可能停止供貨了,可能是最后一批了,以后就用我們的鴻蒙PC了。”

圖源:央視新聞

當手機、平板、汽車都已接入鴻蒙生態,PC端的缺席,把華為夢想中一套完整的智能體驗攔在門外。“斷供”反而成為動力,華為選擇自研PC系統,補齊最后一塊拼圖。

事實上,華為做電腦的時間并不長,從2016年推出首款MateBook算起,才僅僅八年多,而且整個PC業務歷經很長的一段空白期,2019年一紙禁令下來,差點夭折。

任正非拍板:“他們不給我們裝系統,我們就自己造!”這句話成了鴻蒙PC的起點。終于,在今年的5月8日,鴻蒙操作系統首次在電腦端亮相。

過去30多年,中國PC消費市場一直是「用著別人的系統,交著生態的租」。據市場調研機構數據,截至今年4月,微軟的Windows系統以71.06%的份額穩居第一,蘋果的macOS以15.64%的份額居第二位。這兩家占了近九成份額,其他操作系統只能瓜分剩下的一成。

鴻蒙PC的出現,實實在在打破了這一局面。雖然只是初出茅廬,但無疑標志著國產操作系統首次在PC領域撕開壟斷的鐵幕。DoNews受邀見證了這一時刻,本文將和大家聊聊國產PC系統的“破冰”之路。

01. 徹徹底底的“自家東西”

盡管華為尚未公布鴻蒙PC的詳細參數,但人們已經為這臺設備的出現激動不已,因為它從根上就很“純血”。

此前鴻蒙系統主要采用雙框架系統,既有華為自研的內核,也有安卓開放源代碼項目。后來,華為全面推廣原生鴻蒙,同時給鴻蒙PC提出了一個難題——不能再倒回去采取雙框架策略,靠兼容Windows軟件完成冷啟動。

為了實現獨立自主,華為投入了多少?大會現場,華為終端BG平板與PC產品線總裁朱懂東表示,鴻蒙PC集結了1萬多名頂尖工程師,聯合20多家研究所,已積累超2700項核心專利。

如此發力的結果,換來的是并非簡單復刻Windows的交互范式,或是移植手機系統,而是深度重構PC端的底層架構:

? 硬件層面:基于分布式軟總線技術,突破物理接口限制,實現設備間算力動態調配;

? 交互層面:融合鍵鼠、觸控、語音、視覺四大交互模式,重新定義人機交互邊界;

? 生態層面:打通桌面端與移動端生態,讓Photoshop等專業軟件與抖音、小紅書等移動應用同屏運行。

圖源:官方供圖

重構操作系統的內核,相當于建立了整個房子的地基。正如朱懂東所言:“搭載HarmonyOS 5的鴻蒙PC以‘內核級重構’打破行業慣例,標志著國產操作系統從追趕到領跑的質變。”

華為在現場擺出一些展示機,DoNews記者也在現場體驗了一下。其外觀與MateBook X Pro非常相似,區別在于A面印了“HarmonyOS”小logo,而內在就完全是鴻蒙操作系統了。

整個鴻蒙PC的桌面布局非常有意思,可以理解為Windows系統+macOS系統+鴻蒙系統移動端的融合。

圖源:DoNews攝

底部有類似macOS的Dock欄,左下角使用了類Windows系統的開始欄,只不過Windows鍵的位置變成了鴻蒙鍵,而右側的Ctrl鍵位置則變成了小藝智能助手的喚醒鍵,足以看出華為對AI的重視。

小藝智能助手的能力非常豐富,比如可以喚醒小藝識別未知的信息、提出需求自動生成PPT,此外,你還可以讓小藝把文件發給某某人,小藝可以全自動識別路徑和聯系人,完全不用點點點跳十幾個界面,效率值拉滿。

再來說說鴻蒙的文件拖拽,它并不是簡單的文件傳輸,而是任務的延續。比如在電腦上做PPT,手機穿過去的照片可以直接進入幻燈片,無需打開照片粘貼;鍵鼠共享時,鼠標可以直接從電腦上無縫銜接拖動到平板電腦上;用飛書在手機上開會,電腦端立刻會跳出提示,點開就可以在電腦上繼續開會,無需再次登錄。

這正是“分布式操作系統”的邏輯,不再把設備當孤島,而是一套統一調度中心。

鴻蒙PC的交互也非常流暢順滑,有兩套交互方式,分別是觸控板操作與屏幕觸控操作,比如三指上滑懸停喚出多任務中心,三指上滑返回桌面等,雙擊觸控板截屏,縮放窗口也有非常流暢的動畫效果。

圖源:DoNews攝

一番體驗下來,鴻蒙PC給人最大的感覺是它更像一個交互中樞,真正突破了物理設備的邊界限制。

02. 不破不立,不止于“電腦”本身

鴻蒙PC的出現生而逢時。一方面,是華為鴻蒙操作系統的自然延伸,補齊“全家桶”生態的最后一塊版圖;另一方面,是生成式AI正賦予人們全新的生產力,鴻蒙PC基于微內核的分布式理念,更加契合當下的全場景互聯需求。

當產品投入市場,國內PC市場也會帶來新一輪的驅動。據Counterpoint預測,若鴻蒙PC在2025年發布,中國國產PC操作系統的市場份額可能從目前的不足5%提升至15%。

投射到更深層的角度來看,以往國產PC操作系統長期陷入“雞生蛋還是蛋生雞”的困境:沒有用戶,開發者不愿適配軟件;沒有軟件,用戶不愿遷移系統。鴻蒙PC的出現,正在改寫這一生存法則,未來操作系統的國產化將引發從硬件適配、軟件生態到服務體系的全面重構。

當然,挑戰依然存在。電腦很大程度上屬于生產力工具,生態涉及數百萬款專業軟件、千萬級硬件驅動,以及用戶十年如一日的使用習慣。國產系統過去多聚焦于政府、國企采購,在消費級市場幾乎毫無存在感,華為究竟能拿下多少市場份額,目前還不得而知。

首先,生態建設仍然是鴻蒙PC面臨的最大考驗。

鴻蒙PC雖說有一定的優勢,但目前各類應用仍然比較少。考慮到鴻蒙PC目前暫不支持側載安裝,華為果斷為其配備了手機/平板同款的應用商店。

在發布會上,華為自信地宣布,已有300款融合生態應用完成適配,同時還有超過2000款融合生態應用正在緊鑼密鼓地適配中。按華為計劃,2025年鴻蒙生態要壓強投入,10萬個應用是生態成熟標志,也是今年的關鍵目標。

不過,相比于Windows平臺700萬款應用,鴻蒙力量還是有些“微弱”,從短期來看難以撼動Windows的地位。而且按照現階段來看,華為走封閉式系統路線的可能性較大。

據21世紀商業評論,8日有用戶詢問,臺式機什么時候可以下載鴻蒙安裝包?

華為終端客戶服務回復:“以前和目前在售的搭載其他操作系統的華為筆記本、臺式機、一體機,不支持安裝和升級至HarmonyOS 5。”

其次,是用戶的遷移成本。

到目前為止,人們已經習慣了Windows、MacOS以及各派Linux,這些比較成熟的電腦操作系統大多數是全球生態,經過幾十年的生態發展,才有今天的市場格局。

Windows的慣性極大,普通用戶遷移成本高。比如,鴻蒙將Windows的 “Ctrl+S” 保存改為“Command+S”,與Mac沖突;截圖功能從“Win+Shift+S”變為“三指下滑”, 如果不是長期華為用戶(習慣鴻蒙手機的操作),則需要建立新的肌肉記憶。

鴻蒙PC將于19日正式發布,具體會帶來怎樣的市場預期,DoNews目前也無法展開更詳細的討論。

不過,鴻蒙PC帶來的不僅是新的機會,更有可能是生態話語權的重新分配——微軟已經在4月30日重申,將在2025年10月14日停止對Windows10操作系統的支持。如果你繼續選擇?Windows,升級到Windows11是唯一的選擇。屆時,全球PC市場又將展開新一輪的角逐。

標簽: 鴻蒙電腦
鴻蒙電腦“殺”進PC市場,讓國產操作系統不冠外姓
掃描二維碼查看原文
分享自DoNews
Copyright ? DoNews 200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