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程書書
編輯:李信馬
#藏海傳破2
#折腰熱度破三萬
五月的長劇市場,因兩部S+級古裝劇的“空降對壘”又支棱起來了。
5月13日上午10點,騰訊視頻官宣由宋祖兒、劉宇寧主演的《折腰》定檔,兩小時后便火速上線。劇集一經播出便勢如破竹,開播不到半小時站內熱度破23000,刷新騰訊視頻2025年開播劇集的最快紀錄,當晚更是憑借超高熱度躋身愛看俱樂部,熱度一路飆升。
幾乎在同一時間,優酷也甩出“王炸”——S+級古裝傳奇劇《藏海傳》官宣定檔。這部由鄭曉龍執導、肖戰主演的大男主權謀劇,早在殺青前預約量就已突破百萬,定檔消息一出,預約人數更是呈爆發式增長。
圖源:《藏海傳》官方微博
正當長劇集市場被這兩部劇攪得火熱時,短劇市場也傳來消息。海魚星空影視釋出消息,稱《折腰》短劇將于6月底在橫店開機,制作團隊由總制片人何飛揚、施航昱領銜。憑借長劇積攢的超高人氣,《折腰》同名短劇上線將天然獲得一波流量。而這樣的“長短劇聯動”并非孤例,此前《九重紫》熱播后,耀客推出的衍生短劇《昭世錄》同樣收獲不俗成績。
短劇正逐漸成為長劇衍生的重要方向,而這一轉變的背后,或許是長視頻平臺在激烈市場競爭中,為應對紅果短劇等新興勢力沖擊做出的戰略抉擇。
一方面,通過開發長劇衍生短劇,平臺能將長劇積累的龐大流量進行二次轉化,延長IP的商業生命周期;另一方面,借助成熟的IP運作經驗與制作體系,打造高品質短劇內容,重塑用戶對短劇的認知,試圖在這片藍海市場中奪回主動權,構建起長短劇協同發展的新生態。
一、從"長短同題"到"IP復用":平臺對影視綜IP的二次掘金
2025年的影視行業,短劇的崛起已勢不可擋,其中“長短同題”創作模式尤為引人注目。曾經停留在概念層面的影劇聯動,如今已演變為系統化、規模化的IP開發策略,多部熱門IP紛紛踏上“一魚兩吃”的開發之路。
從《慶余年》改編的《慶余年之帝王業》,到《九重紫》衍生的《昭世錄》;從《唐朝詭事錄》的外傳《大唐來的蘇無名》,到治愈系長劇《去有風的地方》推出的《我的歸途有風》,再到近期爆火的《折腰》,“長短同題”的創作模式貫穿市場。
不僅如此,新項目也不斷涌現:七英俊小說《成何體統》長劇4月底殺青后,短劇版5月初便迅速啟動;晉江現言《不二之臣》更是打破常規,在長劇選角尚未確定時,短劇版已完成從開機到殺青的全流程。經典IP同樣迎來“第二春”,慈文一口氣立項《圓月彎刀》《楚留香傳奇之幽蘭詭事》《楚留香傳奇之江湖怪談》等三部古龍IP短劇,試圖用快節奏敘事喚醒老故事的新活力。這些案例印證,“長短同題”已不再是偶然嘗試,而是影視行業集體擁抱短劇賽道的明確信號。
而在這場IP短劇化的浪潮中,長視頻平臺更是核心推動者。
今年春交會上,愛奇藝戲劇中心總經理李莉介紹了“短劇大劇計劃”,計劃在投入量級、參與團隊IP和演員選取等方面對標長劇制作標準。其中,高分英劇《9號秘事》的中國版改編、《靈擺》《唐詭》等經典IP的衍生短劇開發,以及《大王別慌張2》《少爺和我2》等綜藝衍生喜劇項目都備受矚目。
圖源:愛奇藝官方微博
此外,3月的熒光之夜活動中,愛奇藝聯合歡樂時光影業與星空華文,重磅推出“百部港片微劇計劃”,計劃對《精武門》《英雄本色》《警察故事》《胭脂扣》《武狀元蘇乞兒》等經典港片進行微劇化改編。
除了愛奇藝,芒果TV早在2024年11月的片單中,就推出了備受矚目的《還珠格格》高概念短劇。且借助多年積累的綜藝優勢,芒果TV還將熱門綜藝IP轉化為短劇資源。2025年春節檔推出的《貍貓書生》,便是從《密室大逃脫》衍生而來,巧妙地將綜藝的趣味性與短劇的故事性相結合。
圖源:芒果2025大劇片單截圖
據芒果TV微創新中心短劇負責人茆蕓在春交會上透露,2025年芒果TV計劃基于《乘風》《全員加速中》《大偵探》《密室大逃脫》等熱門綜藝,推出多達30個短劇項目,進一步拓展綜藝IP的商業價值。
當然,騰訊視頻同樣在跟進。在優酷的男頻分賬黑馬《我叫趙甲第》第二季回歸之際,騰訊視頻迅速上線了同一IP的橫短版《我叫趙甲第之鋒芒》,并取得了亮眼的成績。隨后,騰訊視頻又推出了張藝謀經典電影改編的橫短版《山楂樹之戀》。
與逐漸走向圈層化的網文IP相比,影視綜IP憑借其廣泛的受眾基礎和成熟的市場認知度,在短劇開發中展現出更強的流量優勢。長視頻平臺通過對這些經典IP的二次開發,實現了資源的高效復用。一方面,這種開發模式降低了內容創作的風險。因為這些IP已經過市場的檢驗,擁有一定的粉絲基礎和口碑。另一方面,它能夠快速吸引觀眾關注,為短劇贏得更多的曝光機會,從而在短劇市場搶占先機。這種“IP復用”的模式,不僅深度挖掘了IP的價值,也是長視頻平臺在短劇領域拓展商業版圖的重要戰略。
二、從“被動防御”到“主動出擊”:長視頻平臺的短劇反擊戰
2025年春節檔,當電影市場還在為1.87億觀影人次歡呼時,紅果短劇已默默收割6億用戶,貢獻193億次觀看量。這個誕生不足兩年的App,用"免費+金幣激勵"模式,沖擊著長視頻平臺“精品長劇+會員訂閱”的傳統盈利邏輯。據QuestMobile最新《2025中國移動互聯網春季報告》顯示,紅果短劇3月的月活用戶數達到1.73億,同比增長220.28%,增速僅次于DeepSeek和豆包。
圖源:QuestMobile報告
從用戶數據來看,紅果距離優酷僅剩0.28億之差。也就是說,紅果短劇用不到2年時間實現了接近優酷十余年積累的用戶規模。如今,紅果的增速仍在持續,若按當前趨勢,紅果或在2025年上半年實現日活破億,徹底打破長視頻平臺的用戶規模優勢。
為了應對紅果威脅,2024年以來,愛奇藝、優酷、騰訊相繼更新了微短劇合作模式以應對。
愛奇藝宣布“愛奇藝極速版”更名為“愛奇藝微短劇”,推出“千部微短劇計劃”;騰訊視頻宣布將10%-20%的劇集預算投入橫屏短劇后,上線了主打免費短劇模式的“火星短劇社”小程序,與站內短劇板塊、閱文短劇三板塊并行;芒果TV上線“風芒”App專攻豎屏內容;優酷更是被傳緊急“變短”,只接收16集以內的劇集內容......
盡管各大平臺紛紛嘗試走一條“精品付費”路線,試圖與紅果的“免費海量”模式展開差異化競爭,但在愛優騰最新公布的財報中,“用戶時長下滑”仍是高頻詞匯。
眾所周知,紅果短劇的迅速崛起是依托于字節資源打通短劇上中下游的生態鏈條,頭條系“大量流量投喂”;番茄小說提供IP資源支持,基本上,番茄小說火什么,紅果就拍什么,通過精準的個性化推薦,紅果很容易將用戶留下來。如此情況下,長視頻平臺僅靠內容數量的增加和形式的多樣化,顯然已難以有效應對這場來自短視頻領域的挑戰。
而將短劇納入IP生態鏈,構建“長短互哺”的內容矩陣,顯然是長視頻平臺新思變方向。
一方面,長視頻平臺深耕影視行業多年,積累了海量的經典長劇IP資源。這些經典影視IP自帶粉絲基本盤與情感黏性,通過開發衍生短劇,平臺能夠精準承接長劇觀眾的流量,為短劇的傳播和推廣提供了有力保障。
另一方面,IP復用模式為IP價值的深度挖掘提供了全新可能。在傳統影視制作中,一個IP往往僅以單一長劇形式呈現,內容生命周期和商業價值有限。而衍生短劇迎合當下用戶看劇需求外,還能從不同視角拓展IP世界觀,延長IP生命力。以《九重紫》為例,耀客傳媒在長劇熱播后推出衍生短劇《昭世錄》,通過聚焦配角故事線,填補了長劇未展開的劇情空白,成功吸引大量粉絲二刷、三刷。這種多維度的內容呈現,在內容上可以“長短互哺”,商業價值上,最大挖掘了IP的商業潛力,為平臺創造了更多的經濟效益。
圖源:《九重紫》官方微博
更重要的一點,在和紅果短劇的劇烈競爭之下,通過IP復用,長視頻平臺可以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打造差異化的短劇產品,提升短劇的品質和競爭力,從而形成自身優勢。
當然,本質來說,長視頻平臺與紅果短劇的對抗是兩種內容工業化體系的碰撞:一方依賴影視IP的情感沉淀與品質壁壘,另一方憑借網文IP的快速迭代與算法霸權。短期內,影視綜IP衍生短劇確實為長視頻平臺開辟了新戰線;但長期來看,勝負取決于誰能用短劇重構用戶的內容消費習慣。
而隨著短劇進入下半場,二八效應會越來越明顯,優質資源的爭奪將更加劇烈。優質資源意味著短劇輸出能力的全面比拼——從IP儲備到制作效率,從用戶觸達到商業變現,每個環節都成為攻防焦點。
未來,平臺需在“IP復用”與“內容創新”、“流量收割”與“用戶沉淀”、“成本控制”與“品質追求”之間找到動態平衡。當長視頻平臺成功將短劇融入自身內容生態,構建起長短互補、品質與效率并存的新體系時,或許才能真正走出紅果短劇帶來的競爭陰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