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張 ?宇
編輯 | 楊博丞
題圖 | 豆包AI
7月16日,青少年編程教育品牌小碼王順利完成數億元D輪融資,投資方主要是余杭區產業基金。
天眼查顯示,自2016年5月成立至今,小碼王已完成七輪融資,其上一輪融資(C輪融資)停留在2021年3月,融資金額為數千萬美元,投資方未披露。
圖源:天眼查
2022年前后是少兒編程行業融資熱度驟降的轉折點,不少少兒編程企業的融資歷程最終在這一時期停滯,比如核桃編程、編程貓、幻碼星球的最近一次融資均停留在2021年,嘟馬奇啟蒙編程、瑪塔創想等在2022年之后便再未獲得融資。
一個時代背景是,隨著“雙減”政策的逐步落地,整個教培行業遭遇重大變革,處于細分賽道的少兒編程行業自然難以獨善其身。在此之后,資本對于教培行業的投資就變得愈加謹慎,少兒編程行業也隨之陷入長達四年的“資本寒冬”。
小碼王逆勢融資,打破了少兒編程行業的沉寂,擁有國資背景的余杭區產業基金親自下場,在某種程度上傳遞出了政策層面對于少兒編程行業的認可。
一、面臨諸多挑戰
小碼王專注為6至16歲青少年提供編程課程,課程涵蓋Scratch、Python、C++等,教學形式包括線下小班、在線直播及互動AI課,業務覆蓋全國20多個城市,擁有70多家線下校區及在線平臺。
據悉,融資后小碼王將加速推進核心戰略,包括提升AI課程體系、深化與“杭州六小龍”等科技企業的戰略合作、擴大信奧教育布局、強化師資與產品雙輪驅動以及有計劃的進行規模擴張。
不過,小碼王面臨的諸多挑戰仍不可忽視。
首先,小碼王面臨著激烈的市場競爭,其競爭對手不僅有以圖形化編程和游戲化學習見長的編程貓、聚焦“AI互動課+真人輔導”雙師模式的核桃編程、擅長將編程與機器人搭建相結合的瓦力工廠,還有通過自研或投資布局少兒編程業務的新東方、猿輔導等傳統教育巨頭。現階段,少兒編程行業已從“跑馬圈地”進入“精耕細作”階段,編程貓、核桃編程等競爭對手通過技術積累、資源整合,已構建起了寬廣的護城河。小碼王若要在眾多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還需要不斷提升市場競爭力及差異化競爭能力。
其次,家長對于少兒編程教育的認知不足,導致小碼王等少兒編程企業獲客困難。目前中國K12在校生約2.2億人,而少兒編程教育的滲透率僅為0.65%,預計2025年超過5%,但仍遠低于美國約60%的滲透率。家長對于少兒編程教育的認知停留在初級階段,是導致少兒編程教育滲透率不高的關鍵原因,少兒編程行業也因此陷入“政策熱、市場冷”的困境,加劇了小碼王等少兒編程企業獲客的困難程度。不過,隨著余杭區產業基金親自下場,小碼王或將逐漸改變這一現狀。
最后,退費糾紛也是小碼王的一大挑戰,比如在黑貓投訴上,有消費者稱花費11000元購買了24節小碼王編程課,當時銷售人員口頭承諾及合同注明不滿意可隨時退款。后來該消費者認為銷售人員夸大宣傳效果,于是申請全額退款,但退款申請卻卡在審核階段,一直不予退款。
如何應對并解決這些挑戰,或是小碼王突圍的關鍵。
二、少兒編程遭資本冷遇
當下,資本對于少兒編程行業的態度正變得越來越冷靜。IT桔子的數據顯示,2022年12月至2025年5月期間,少兒編程行業僅有5家企業獲得融資,其中融資金額最高的是鯨魚機器人于2024年7月完成的1億元B輪融資,其余多為數百萬級別的天使輪或未披露金額的融資。
小碼王順利完成數億元D輪融資,并不意味著少兒編程行業的復蘇。事實上,少兒編程企業仍面臨一系列嚴峻的行業性難題。
師資匱乏是所有少兒編程企業共同的難題。由于少兒編程行業的特殊性,需要教師同時具備計算機能力和教育能力,但市場上符合這些要求的教師數量遠遠無法滿足行業需求。以小碼王為例,其擁有1400余名員工,服務超過20萬名學員,師生比約為1:143。師資匱乏將直接影響到少兒編程教育的質量,進而影響轉化率及續報率。
教師教學水平良莠不齊令人擔憂。少兒編程教育強調個性化指導和項目實踐,這對教師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一些少兒編程企業的部分教師沒有經過系統的培訓就上崗教學,對編程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不夠深入,教學方法也不夠靈活,忽視了培養孩子的編程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難以激發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導致孩子逐漸對編程產生抵觸情緒,進而放棄學習,這對于少兒編程企業的長期發展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課程體系同質化也對少兒編程企業的發展產生了負面影響。課程體系是少兒編程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之一,但大多數少兒編程企業的課程體系均圍繞“Scratch-Python-C++”展開,教學模式多為“線上錄播+線下授課”的混合式學習,小碼王雖然構建了“AI啟蒙-應用實踐-競賽拔高”的閉環,但本質上仍未跳出框架。此外,部分少兒編程企業為了快速搶占市場,不僅在課程開發上缺乏創新,而且還會互相抄襲、模仿,倉促推出重復率較高的課程,導致課程體系同質化現象進一步加重。
還值得一提的是,少兒編程教育應該注重實踐操作,然而大多少兒編程企業在教學過程中以理論講解為主,實踐教學環節薄弱,缺乏與學科知識、現實場景的深度融合,這進一步加重了課程體系同質化問題,限制了行業的進長遠發展。
盡管少兒編程行業遭到資本冷遇,但仍具有較大的想象空間。根據多鯨教育研究院在《2024少兒編程教育行業發展趨勢報告》中的估算結果,2023年少兒編程市場規模約420億元,2023年至2027年保持13%的增速,2027年市場規模有望達到686億元。這意味著,誰能真正攻克行業性難題,誰就能在白熱化的競爭中撕開突破口,并實現爆發式增長。
三、AI賦能是方向還是噱頭?
隨著AI、虛擬現實、增強現實等技術的不斷發展,少兒編程教育正站在一個新的起點上,尤其是AI技術的應用掀起了一場效率革命,從教學內容的生產到學情分析,都發生了深刻的變革。
小碼王也對AI的應用進行了諸多探索,正式從“少兒編程”向“少兒AI編程”全面轉型,提出五力模型(算法思維、AI應用、跨學科融合、創新實踐、倫理意識)作為人才培養核心目標。通過引入AI agent、生成式模型等工具,將課程設計從“代碼編寫”轉向“AI 解決方案構建”。
AI技術為少兒編程教育帶來了新的機遇和變革,但也帶來了嚴峻的挑戰,尤其是當AI工具成為標配之后,各個少兒編程企業在技術層面的差異逐漸縮小,使得競爭壁壘被快速破壞。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小碼王無法在課程設計、硬件生態等維度建立起差異化優勢,將導致利潤空間和生存空間被嚴重擠壓。
整體而言,AI技術確實能優化教學流程、豐富課程形式,但其無法從根本上師資匱乏、同質化競爭等難題。未來,缺乏特色和創新的少兒編程企業將會陸續出局,面臨淘汰,只有堅守行業規范,具備技術創新和多元化發展路徑才有望突破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