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ews7月31日消息,百威亞太今天早上發布的2025半年報顯示,2025年上半年收入減少5.6%至31.36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25.63億元),每百升收入增長0.5%,主要受亞太地區的品牌組合的正面影響及亞太地區東部的收入管理措施所推動;總銷量減少6.1%,主因為在中國的業務布局影響,但被印度的表現所部分抵銷;正常化除息稅折舊攤銷前盈利減少8.0%,主要因為營運去杠桿化及商業投資增加所影響。
財報顯示,中國市場的上半年凈收入下滑10.2%,銷量下滑8.2%,正常化除息稅折舊攤銷前盈利下滑12.3%。第二季度,受業務布局及渠道表現持續疲弱所影響,百威中國的銷量減少 7.4%。收入減少6.4%,每百升收入則得益于品牌組合的正面影響增加1.1%。
第二季度,百威中國的正常化除息稅折舊攤銷前盈利減少4.0%,主要因為營收表現以及其他經營收益減少,但被成本管理措施所部分抵銷。除息稅折舊攤銷前盈利率上升86個基點。
在上半年,百威中國的銷量減少8.2%,而收入及每百升收入分別減少9.5%及1.4%。
今天,百威亞太開盤曾逆市漲超6%,但午后轉跌,收盤跌5.82%。同時,受巴西和中國市場銷售疲軟的拖累,母公司百威集團今天股價盤中也大幅下跌近10%。
在財報發布后不久召開的分析師會議上,百威亞太首席執行官及聯席主席程衍俊承認,第二季度,百威在華銷量未達行業平均水平,原因是關鍵市場與渠道表現疲軟。不過,百威中國的EBITDA(稅息折舊及攤銷前利潤)利潤率已經回升。
復盤中國業務期內的下滑,百威將原因歸結于區域布局、即飲渠道持續疲軟。現時,百威銷售倚重廣東、福建等沿海地區,夜場、餐廳這類即飲場所為重要渠道。
“雖然我們不能代表整個(餐飲)行業說話,但確實看到餐飲業在二季度出現放緩。在我們覆蓋更廣的省份,這一影響更明顯,并延續到了三季度開端。”程衍俊說。
百威亞太首席財務官Ignacio Lares表示,目前,非即飲渠道占百威中國約50%生意,而行業水平約60%。他還透露,在核心市場廣東,非即飲是增長最快的渠道,但百威在該渠道的擴張與執行落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