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過去的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下文簡稱“WAIC”)上,一條黃色的機器狗,在展覽館中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甚至還來到各個展臺“串門”,與其他機器人和游客打招呼。
這些機器狗,來自于許多人都很熟悉的一家旅行平臺——馬蜂窩,它是搭載了多語種講解與環境感知能力的AI小螞ROBOT四足機器人,不僅能帶隊探索各展臺智能應用,還能實時解答“附近有哪些特色餐廳”等問題。
作為唯一獨立參展的旅游平臺,馬蜂窩在本屆WAIC上首次亮相了“旅游超級智能體”,即“AI旅行助手”APP。在“AI旅行助手”上,用戶只需在左上角選定相應目的地,就可享受在該目的地旅行的全流程服務,堪稱是目的地旅行“專屬管家”。
圖片來源:AI旅行助手
對大多數人來說,出去旅行做規劃,從來都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在各大旅游平臺或社交平臺上查找攻略,也要自己費時費力。而“AI旅行助手”通過集合單個目的地所需的實用AI工具以及全部攻略信息,直擊自由行的痛點,在一個APP中就可以實現單個目的地旅行全流程覆蓋。
“AI旅行助手”具體可以幫你做什么?據了解,從行前的簽證指南、必備物品清單、當地最新資訊、電話卡、入境卡等準備工作;到行中的實時交通換乘、餐廳預訂、多語言翻譯及菜單翻譯、購物退稅攻略;再到挖掘在地小眾玩法,如動漫迷專屬的“圣地巡禮”、本地人私藏的Citywalk路線等深度體驗環節,這款APP可以說真正做到打破邊界,在同一應用中即可獲得全鏈條服務,省去多個APP來回切換的繁瑣環節。
比如說“餐廳預訂”這個功能,點進去后,就能看到對應的搜索框和截圖識別餐廳的選項,可以一鍵智能提取餐廳名稱、地址、營業時間及人均消費,在選定日期、人數及時段后,AI可直接撥打餐廳電話完成預訂,全程無需用戶參與溝通,預訂成功的憑證實時同步至手機。
圖片來源:AI旅行助手
會議期間,DoNews采訪了馬蜂窩的業務負責人,當問到為什么馬蜂窩會為何選擇用AI來解決這一系列小場景中可能遇到的問題時,對方表示,在馬蜂窩看來,真正的智能不是一味宏大敘事,而是在旅行中發現細小卻影響體驗的真實需求并予以解決。馬蜂窩希望為游客打造一個好用的“AI旅行工具箱”,從行前到行中,從整體到細節的需求都能予以滿足。
比如“AI路書”中新增的“旅行性格診斷”功能,用幾道簡單感性的問題錨定用戶偏好,將其轉化為個性化標簽,并通過每一次使用逐步加深對用戶的了解,融入到之后的服務細節中。能讓用戶在每次提問前,無需重復描述自己的偏好。以及“菜單翻譯”、“實時翻譯”等功能,既能幫用戶輕松訂到心儀已久的餐廳,點菜不踩雷,也能讓他們跨語種交流不再手足無措,在每一個細節中,都能體驗到AI技術的“溫度”。
采訪中,馬蜂窩的業務負責人還向DoNews透露,在AI路書全面開放、AI代訂餐廳等實用新功能上線后,用戶反響積極,馬蜂窩APP中AI旅行助手和AI路書的每日使用頻次較之前呈現了幾十倍的增長。還有不少使用AI代訂日本餐廳功能成功預訂的用戶,在社交媒體上自發傳播分享,吸引了大量暑期有赴日旅行需求的游客體驗。
作為國內最早深耕在線旅游的互聯網社區之一,以UGC起家的馬蜂窩,正在全面擁抱AI。在今年5月份,接受《北京商報》采訪時,馬蜂窩創始人、CEO陳罡曾表示,過去在線旅游平臺長期停留在信息聚合階段,僅能為消費者提供部分信息參考,無法實現從種草到提供攻略再到預訂的一站式服務,導致商業轉化效率較為低下。在AI 時代,旅游攻略就需要升級為具有高度個性化且能夠提升消費者決策效率的工具。旅游行業的競爭焦點,正從“資源占有”轉向“決策效率”。
“游客正從傳統的被動接收信息,轉變為主動獲取信息,旅游產業‘資源-服務-客源’的鏈條開始被重塑,而智能體就將成為文旅內容與服務的核心載體,推動行業向高效、多元化發展,實現個性化體驗的規模化交付。”
如今,AI技術已深入到千行百業,成為驅動產業變革的核心力量。對企業來說,這既是機遇也是挑戰,不止馬蜂窩,攜程、飛豬、美團等平臺也在嘗試用AI技術在行業搶占先機。從旅行社區到互聯網大數據,再到如今AI技術的應用,馬蜂窩始終以技術為驅動,走在旅游產業數字化創新的前沿,利用先進科技不斷加強并鞏固自身優勢。
作為國內最大的旅游社區,馬蜂窩上真實內容的積累是常年累月、聚沙成塔的。馬蜂窩一直堅持與用戶、旅游達人發生著真實的聯系,自2018年開始,馬蜂窩就不斷幫助創作者實現商業化,利用“創作者開放平臺”連接達人、商家和創作者,通過激勵機制促進優質內容的生產,同時讓更多用戶從中獲得收益。目前,馬蜂窩擁有數以十萬計的專業旅游作者,他們既有自己穩定的粉絲群體,也具備高質量旅游攻略等內容的創作能力。
十數年來積累的高質量內容,是馬蜂窩能夠提供高效攻略服務和個性化玩法體驗的基礎,是馬蜂窩保持差異化和競爭力的關鍵,也是馬蜂窩AI技術落地的關鍵支撐。馬蜂窩的“AI旅行助手”在接入前沿大模型的基礎上,還集成了自身的行業垂直精調模型,該模型如同一位嚴謹的“質檢員”,當大模型生成相關推薦時,精調模型會立即通過馬蜂窩的攻略、游記等經過檢驗的數據庫內容進行交叉驗證,確保信息準確無誤,并結合來自馬蜂窩旅行定制師、指路人等的專業信息,生成更符合目的地特點的行程規劃內容。
旅行在外,錯信了虛假信息,結果給好好的旅行添堵,是旅行者最不能忍的事情,因此,在線旅游平臺應用 AI一定要盡量避免“幻覺”,而馬蜂窩的雙模型架構,能夠讓AI既擁有秒問秒答的效率,又具備腳踏實地的可靠性。
那么,AI會完全替代人類嗎?答案是否定的。該負責人認為,AI不會完全替代人工行程規劃,而是推動人類旅行家從“信息搬運工”進化為“體驗創造者”。AI作為工具,能夠高效完成耗時耗力的信息收集,行程路線設計等服務,人就可以“解放雙手”,將重心轉向深度體驗挖掘、情感共鳴設計、文化內涵解讀等方向。未來理想的旅行生態,將是AI作為“超級工具”處理80%的流程化工作,而人則負責找到或創造能夠提供“情緒價值”的玩法和體驗,兩者協同,實現從標準化服務到個性化體驗的規模化交付。
在旅游業加速智能化轉型的浪潮中,從個性化AI路書到“旅游超級智能體”,馬蜂窩正將AI從旅游的“附加技能”轉化為新的“基礎設施”,未來,或許每個人都能擁有量身定制的“完美旅程”。
在本屆WAIC期間,智能體產品迎來了發布潮,可見,對AI智能體的應用,正成為各行業共識。隨著技術不斷演進,AI有望為旅游業帶來更深遠的影響。據該負責人透露,馬蜂窩的AI實踐不僅限于單一場景,更致力于構建省域級智慧旅游生態,“以游客為中心重構服務鏈條”,未來,馬蜂窩也將以市場需求為主導,嘗試和更多領域的企業和組織合作,研發助力行業提效的功能和技術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