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欧美日韩精品/狠狠色婷婷久久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午夜无码av体验区/丰满人妻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人做爰A片免费看网站爱酱

大模型應用與交付不止是“第二增長曲線”,也代表亞信科技“未來的希望”

潮水有漲就有退,對傳統IT公司來說,轉型的壓力尤為大。在AI時代,能否抓住大模型這張船票,成為它們轉型發展成功與否的關鍵。

2025年8月4日,亞信科技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亞信科技”)公布了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中期業績。受通信行業持續降本增效影響,其營業收入約為人民幣25.98億元,同比下降13.2%。

此前2024年,亞信科技的全年營收為66.46億元,同比下滑了15.8%。隨著國內5G投資高峰漸退,運營商對傳統IT系統的需求持續萎縮,亞信科技的傳統業務乏力已經是不爭的事實。

不過,財報還是有不少亮點的。今年上半年,AI大模型行業應用迎來爆發式增長,亞信科技已簽訂單金額約為7000萬元,同比增長78倍;AI大模型應用與交付業務收入約為人民幣0.26億元,同比增長76倍。

不久前,DoNews受邀參加了亞信科技的中期財報溝通會,了解了其在大模型領域的實踐和布局。

市場進入爆發期

溝通會中,不同于以往,傳統IT業務被統一歸入ICT支撐業務,AI大模型應用與交付業務被單獨列出,也可以看到亞信科技對其戰略上的重視。“雖然我們現在看到AI大模型交付的基數還比較小,但是我們相信在未來幾年里頭,它處在一個高速發展的過程當中,會到一個比較大的規模,所以我們有必要把這一塊單獨拎出來看,能清晰的看出來我們增長的趨勢和增長的來源。”亞信科技執行董事、首席執行官高念書表示。

對來未來行業的高速發展,亞信科技副總裁、云事業部總經理傅葳認為,前年行業集中布局算力資源,去年市場討論重點轉向平臺建設,而今年已進入大模型應用交付的快速增長期。在大型國央企及交通行業,企業正從單點應用向線性擴展,再到全面覆蓋推進大模型落地。另一方面,當前企業在大模型領域的投入大多是嘗試性項目,項目規模多為數百萬元級別。但隨著行業從不確定性邁向確定性發展,項目的數量、質量以及規模都會提高,市場的增長存在巨大的空間。

即使行業高速發展,亞信科技怎么保證自身能分享到發展的紅利呢?

亞信科技方面的觀察是,企業自身難以滿足其對大模型落地的需求,表現最優的企業能完成約70%的功能開發后觸及技術天花板,而多數企業在20%-30%的進度時,便會因技術難度而停滯。盡管部分大型國央企會組建專業化數智化團隊并引進AI人才,嘗試基于開源模型構建場景化應用,但其行業、場景的經驗積累效率存在明顯短板,需要重復亞信科技過去數年探索形成的完整路徑,即便給予充足時間和資源投入,其項目性價比也會大幅低于專業廠商支持的方案。

以電網行業為例,企業雖然配備了研究院及三產公司等研發資源,但在實際合作中,實踐驗證效能最優的方式還是由亞信科技主要負責智能體生成、大模型功能實現等核心環節,企業自身則聚焦輔助性頁面生成、業務流程落地等配套工作。

“大模型交付的核心優勢,我們認為還是亞信科技過去30多年的積累,我們對于客戶的復雜應用場景的理解能力,這個非常重要。因為大模型是一個新質生產力,它其實是需要跟客戶的現狀去結合,它能夠產生價值,對客戶現狀的理解能力和對大模型的理解能力,這兩者必須得同時進行,所以我們的能力積累是非常強的,在業內也是排的非常靠前。”傅葳說到。

重點布局與合作

對于能夠走到大模型交付領域的第一陣營,亞信科技方面認為,一方面得益于跟阿里的長期的戰略合作,另一方面在于建立了一套大模型的工具集、方法論以及一支有經驗的隊伍。

“大模型的特點就是耦合度高,也就是說,一個場景也好,一個智能體也好,它最終的運行效果跟它的芯片的選擇,跟它基模的選擇,跟它工具鏈平臺的選擇,還有跟上面的應用交付都是強相關的。所以我們要去把一個客戶服務好,把它的性能提升上去,效果達標的話,是需要兜底的,這個兜底往往會在模型側做一些工作,所以這個也是我們跟阿里合作的一個最核心的優勢所在,就是我們最終的效能提升是可以在模型側去做一些修改的。”傅葳說。

目前,亞信科技在大模型領域的主要合作伙伴是阿里云,并成為阿里云AI大模型星河計劃的合作伙伴,與阿里云累計共同建設近百個項目。亞信科技與阿里云的合作模式,并非簡單的技術集成,而是基于明確分工的協同關系:阿里云主要負責算力供給與基座模型部分,平臺層面雙方均有布局,具體選擇會根據客戶需求及資金投入規模決定——阿里平臺規模更大、更貼近大模型能力核心;亞信科技平臺則具備成本優勢。

據了解,阿里云已將大部分大顆粒度交付項目交由亞信科技承接,在此過程中,亞信科技對大模型的理解、使用場景、預期效果及調優方法形成了豐富的經驗沉淀,并構建了成熟的方法論與工具集。

早在2023年亞信科技就啟動了大模型應用交付,當時行業整體尚處于不成熟階段。通過持續開展跨行業交付實踐,亞信科技在政務、能源、交通、制造業、零售業及大型國央企項目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對此,高念書有詳細的描述:

“我們在能力儲備上一直提的是三個方面,一個方面就是工具,工具是需要持續的迭代,你之所以比別人做得強,不是靠每個項目都是從0起步的。大模型每個toB行業都有自己的差異化,但是工具是通用的,這些工具你做得越好,效能不停的迭代,它的功能越來越強大,會節省我們的交付成本。為什么我們大模型業務有比較好的毛利,實際上不是靠你的人越來越有經驗,首先靠的是工具越來越好用。你的工具的效能發揮的越大,你的毛利會越來越高。

第二個方面,我們對行業的專業背景和專業知識。我們會重點做一些行業,這些行業我們希望把它做穿做透,而不是一個行業打一個點就跑。在能源行業我們大模型發力比較早,做得也比較多的。接下來我們還會有其他的行業,這些行業主要集中在買單能力比較強,有比較強的大模型意愿,先把這些頭部行業抓到。重點是你對這個行業的了解有多深,有沒有一些專業的團隊對行業的知識有比較好的積累,只有了解它的業務流程,你才能更好的為這個行業提供大模型服務。

第三個方面是交付的團隊。我們每年都有上千個項目,我們的工程師做上千個項目摸爬滾打出來,這一套項目管理的機制,這種基因還是存在的。”

據了解,亞信科技對標Foundry、AIP、Apollo等工具,也有自己的大模型交付工具,分別是龍骨系統、石斛系統和靈芝系統,并在不斷的迭代中,負責交付以及后臺做工具的員工也有400人左右。亞信科技在大模型方面會進一步加大力度,確保全年2-3億的訂單量。

結語:

對于今年下半年的業績,亞信科技的預期是將顯著優于上半年,顯然,大模型交付業務能否保持高速的增長,是預期實現的決定因素,對此,我們也拭目以待。

大模型應用與交付不止是“第二增長曲線”,也代表亞信科技“未來的希望”
掃描二維碼查看原文
分享自DoNews
Copyright ? DoNews 200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