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張 ? 宇
編輯 | 楊博丞
題圖 | IC Photo
8月22日,北汽藍谷旗下中高端新能源汽車品牌極狐發布了一款小型純電SUV極狐T1,聚焦年輕消費群體與城市通勤一族,預售價區間為6.88萬元至9.38萬。預售僅六天,極狐T1的訂單量就已突破25000輛。
圖源:極狐官網
極狐T1的市場反饋固然成功,但曾誓要對標特斯拉和蔚來的“一號工程”極狐,如今選擇將產品價格下探至10萬元以內,這不僅讓外界對其高端化戰略的走向產生了深深的疑慮,也從側面折射出極狐正試圖以低端車型換取生存空間。
01.
從高端標桿到“國民電車”
極狐的誕生承載著北汽藍谷的高端化夢想,其早期推出的極狐阿爾法T、極狐阿爾法S、極狐阿爾法S華為HI版,兼具極狐的核心技術與麥格納、華為、寧德時代等頂級供應商的強力背書,從研發、設計、架構到制造標準均彰顯出高端的定位。
極狐阿爾法T是極狐的首款量產車型,直接對標特斯拉Model Y和蔚來ES6。后續推出的極狐阿爾法S的最高售價逼近35萬元,而極狐阿爾法S華為HI版更是將售價區間提升至40萬級,試圖在高端市場搶占一席之地。
然而,現實卻給極狐的高端夢潑了一盆冷水,其高端車型的銷量增長始終未能達到預期目標。
目前,極狐在售車型包括極狐阿爾法S6、極狐阿爾法S5、極狐阿爾法T6、極狐阿爾法T5、極狐考拉S、極狐考拉、極狐T1等,其中極狐T1于9月11日才正式上市。在其他車型中,極狐阿爾法T5、極狐阿爾法T6、極狐考拉S、極狐阿爾法S5和極狐考拉的售價區間均位于10萬元至20萬元,只有極狐阿爾法S6的售價區間突破了20萬元。
極狐公布的銷量數據顯示,2025年8月,極狐的銷量為10554輛,同比增長5.5%;2025年1-8月的銷量為75493輛,同比增長110.5%。
雖然極狐并未公布各車型的詳細銷量數據,但根據極狐已披露的數據及乘聯會、汽車之家、懂車帝等第三方統計數據進行估算,2025年1-8月,極狐阿爾法S5的銷量超過25000輛,占比約為33%;極狐阿爾法T5的銷量超過24000輛,占比約為32%;極狐考拉系列的銷量超過15000輛,占比約為20%。
2025年1-8月,最高售價平均數約為15萬元的四款車型合計占據了極狐銷量的85%。作為對比,2025年1-8月,特斯拉Model Y和特斯拉Model 3同樣合計貢獻了約85%的銷量,但該兩款車型均價卻超過了26萬元。
極狐于2016年11月誕生時,北汽藍谷明確將其定義為“高端智能新能源汽車品牌”,對標特斯拉、蔚來等新能源汽車品牌,但實際上極狐的高端車型銷量慘淡,始終沒能在高端市場站穩腳跟,其高端化戰略也已階段性失敗。
此外,售價不斷下探進一步降低了極狐的品牌價值。為了挽救銷量,自2023年起極狐針對旗下車型多次大幅降價。據不完全統計,極狐阿爾法S5共進行了兩次降價,配合優惠政策,部分車型的終端售價降至10.28萬元;極狐阿爾法T5經歷了三次降價,再加上區域促銷,部分車型的終端售價降至11.58萬元;極狐考拉S進行了一次降價,但配合限時優惠政策,終端售價為9.98萬元,成為極狐首款“萬元級”車型。
盡管多次降價促銷帶動了極狐的銷量增長,但也導致其品牌形象受損嚴重,甚至被綁上了“高性價比”標簽,與其高端化初衷背道而馳。
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日益加劇,極狐不得不繼續推進“以價換量”策略,發布了主打極致性價比的“國民電車”極狐T1,試圖通過進入前景廣闊的低端市場尋求新的發展機遇。不過,如果極狐不能未來兩至三年將旗下高端車型銷量占比提升至30%以上,那么其高端化戰略或將徹底失敗,最終淪高性價比新能源汽車品牌。
02.
華為難救極狐
極狐曾有過在高端市場站穩腳跟的機會。
極狐是最早與華為進行綁定的車企,其在2017年9月就與華為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在技術研發、產品創新、智能化轉型等方面開展全面合作。一年后,極狐與華為簽署深化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在智能化轉型方面展開深入研究與合作,將ICT技術與智能網聯汽車深度融合。之后,雙方又共同設立了“1873戴維森創新實驗室”,共同開發面向下一代的智能網聯電動車技術。
2020年10月,極狐與華為的早期驗證車型極狐阿爾法T正式上市,該車型搭載華為MH5000 5G芯片及華為HiCar車機系統等,但由于合作層次較淺,技術整合深度不足,市場反饋不及預期。
2022年5月,極狐首款搭載華為全棧智能汽車解決方案的車型極狐阿爾法S華為HI版正式上市,該車型配備鴻蒙智能座艙、ADS 2.0智駕系統、MDC810智能駕駛計算平臺,搭載華為AI閃充全棧動力域、華為BMS電池管理系統等,動力性能媲美百萬級超跑。但極狐阿爾法S華為HI版上市三年經歷了三次降價,同時受到供應鏈短板、渠道覆蓋劣勢與品牌認可度低等因素的影響,并未獲得消費者的廣泛認可。
相比之下,賽力斯與華為聯合打造的鴻蒙智行品牌問界卻實現了后發先至,隨著問界M5、問界M7等車型的推出,賽力斯一躍成為月銷破萬的新能源汽車品牌,成功躋身第一梯隊,并逐漸在高端市場站穩了腳跟。
同樣是與華為合作,極狐與問界的結果卻天差地別,主要原因在于二者與華為的合作模式大相徑庭。
極狐與華為的合作模式為HI模式,即華為作為全棧智能汽車解決方案供應商,向極狐提供包括智能駕駛、智能座艙、三電系統等在內的完整技術體系,但還是由極狐主導整車開發與品牌運營。相比之下,賽力斯與華為的合作模式為華為智選模式,由華為深度參與整車全生命周期,從產品定義、設計、生產到銷售渠道全面介入,并打造聯合品牌。
由于華為在品牌、渠道等方面的參與不夠深入,極狐阿爾法S華為HI版并沒能幫助極狐脫困。相反,受限于華為的全棧智能汽車解決方案無法正常供應,導致極狐阿爾法S華為HI版無法如期交付,從而錯失了發展良機。
2025年4月,極狐阿爾法S6/T6正式上市,兩款車型依舊延續了HI模式,盡管具備“華為乾崑智駕ADS 3.3系統首發車型”“20萬級唯一三激光雷達”等差異化優勢,但還是沒能貢獻多少銷量。根據第三方統計數據,2025年7月,極狐阿爾法S6/T6的銷量均只有三位數。
03.
潛在內耗風險
當下,在北汽藍谷的高端化布局中,享界已取代極狐成為重點培育的對象。
享界是北汽藍谷聯手華為基于華為智選模式打造的鴻蒙智行品牌。2024年8月,享界旗下中大型純電轎車享界S9正式發布,提供增程式和純電兩種動力形式,其中增程式售價區間為30.98萬元至36.98萬元,純電售價區間為39.98萬元至44.98萬元。
在享界S9發布會上,北汽集團董事長張建勇明確表示:“北汽以核心戰略、第一優先戰略的高度,集聚了北汽所有優勢資源all in享界S9。” 這一表態標志著北汽藍谷將全面押注與華為的合作,并將享界提升至高端化布局的最高位置。
享界的確比極狐更加爭氣。享界S9正式上市后,連續七個月蟬聯40萬元以上純電轎車銷量榜第一名,成功為北汽藍谷沖擊高端市場撕開了一道突破口。
在北汽藍谷2024年業績說明會上,北汽藍谷董事長張國富重申“all in享界不是一句空喊的口號”,并披露已成立享界事業部、投資超百億專項資金、建設享界超級工廠等具體舉措。此外,北汽藍谷在一份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中稱,“對于享界品牌打造,北汽集團和北汽藍谷主要領導親力親為,提升戰略執行效能。”
雖然北汽藍谷明確打造以“極狐+享界”為核心的雙品牌戰略,但從其“力爭享界站穩豪華新能源汽車第一梯隊”的決心來看,資源的天平正逐漸向享界傾斜,這意味極狐在資源調配和獲取上可能會受到一定程度的擠壓,導致其產品的技術升級和更新換代速度放緩,市場競爭力下降。
極狐與享界均依托華為全棧智能汽車解決方案構建技術底座,核心技術(如智駕系統、智能座艙、三電技術)高度同源,技術壁壘差異有限。盡管二者定位各有側重,但在中高端市場仍存在明顯的重疊,而享界為了快速提振銷量、搶占市場份額,難免會通過降價促銷降低購車門檻,此舉將直接擠壓極狐高端車型的生存空間,最終導致極狐高端化戰略受阻、銷量增長動能不足,既造成了資源內耗,也加劇了潛在客戶的分流風險。
可見,享界S9的成敗不僅是北汽藍谷沖擊高端市場的關鍵,更是極狐發展走向的“分水嶺”:成,兩個品牌或能形成差異化發展路徑,實現定位互補并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敗,兩個品牌或產生資源爭奪,極狐的未來發展也將蒙上一層陰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