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欧美日韩精品/狠狠色婷婷久久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午夜无码av体验区/丰满人妻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人做爰A片免费看网站爱酱

低毛利業務成主力,萬和電氣陷“增長焦慮”

撰文 | 張 ?宇

編輯 | 楊博丞

題圖 | IC Photo

近日,萬和電氣發布了2025年上半年財報。財報顯示,萬和電氣的營收為40.83億元,同比增長7.14%;歸母凈利潤為3.79億元,同比增長6.68%。

根據奧維云網(AVC)數據,2025年上半年廚電市場線上零售額同比增長14.0%,線下零售額同比增長21.9%,與2024年下半年相比,增速已明顯放緩。盡管廚電行業面臨嚴峻挑戰,但萬和電氣依然交出了一份不錯的成績單。

不過,在亮眼的數據背后,萬和電氣仍面臨諸多挑戰,比如業務結構生變、高端化轉型不順、海外擴張承壓、新能源業務難挑大梁等。

一、業務結構退化

按照產品劃分,萬和電氣擁有生活熱水、廚房電器、其他、綜合服務、其他(非主營類)五大業務板塊。

其中,廚房電器業務在2025年上半年成為萬和電氣營收增長的重要動力,該業務收入為20.48億元,同比增長23.46%,占營收的比例為50.15%。此外,生活熱水業務貢獻收入為17.92億元,同比下降6.17%,占營收的比例為43.90%。廚房電器業務和生活熱水業務共同構成了萬和電氣的主要收入來源,二者合計收入為38.40億元,占營收的比例高達94.05%。

圖源:萬和電氣財報

值得一提的是,近兩年來,萬和電氣的業務結構發生了較大的變化。

2023年和2024年,萬和電氣的主力創收業務還是生活熱水業務,占營收的比例分別為54.59%和47.71%,而廚房電器業務的收入占比分別為38.45%和45.38%,為第二大業務。但到了2025年上半年,萬和電氣的業務結構徹底改變,廚房電器業務取代生活熱水業務成為主力創收業務。

生活熱水業務包括燃氣熱水器、電熱水器、即熱式電熱水器等產品,為高毛利率業務,2023年和2024年,該業務毛利率分別為34.03%和33.94%,高于27.12%的主營業務毛利率。而廚房電器業務包括吸油煙機、燃氣灶、集成灶、烹飪中心、凈水器等產品,毛利率分別為19.59%和21.37%,遠低于主營業務毛利率。

2025年上半年,生活熱水業務毛利率和廚房電器業務毛利率分別為33.17%和22.97%,低毛利率業務取代高毛利率業務成為主力創收業務,盡管帶動了營收增長,但也拉低了主營業務毛利率(26.97%),導致萬和電氣的盈利能力下滑。

此外,高毛利率業務通常利潤空間大,能夠緩沖市場波動及成本波動,抗風險能力較強,當低毛利率業務占據主導地位時,容易削弱萬和電氣的長期競爭力,最終導致其陷入“營收規模增大但利潤空間變窄”的困境。

不容忽視的是,廚房電器業務成為萬和電氣的主力創收業務,意味著萬和電氣需要與老板電器、華帝股份等廚電巨頭以及美的集團、海爾智家等家電巨頭展開同臺競技。

以老板電器為例,其在2024年的營收為112.13億元,是萬和電氣的1.5倍,而歸母凈利潤為15.77億元,是萬和電氣的2.4倍,家電廚衛業務毛利率更是高達49.46%。相比之下,萬和電氣不僅在經營業績方面處于劣勢,在核心技術、智能化布局、品牌定位、市場份額等方面均落后于老板電器。面對巨大的市場競爭壓力,萬和電氣突出重圍并非易事。

二、面臨多重挑戰

現階段,多重挑戰正在持續考驗萬和電氣的破局能力。

其一,房地產市場持續萎靡不振,導致與房地產深度綁定的廚電行業深受其害。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25年1-7月,全國新建商品房銷售面積51560萬平方米,同比下降4.0%,其中住宅銷售面積同比下降4.1%;新建商品房銷售額49566億元,同比下降6.5%,其中住宅銷售額同比下降6.2%;全國房屋竣工面積25034萬平方米,同比下降16.5%,其中住宅竣工面積18067萬平方米,同比下降17.3%。

新房交付是拉動廚電產品銷量的關鍵引擎,而新房交付量減少,直接導致廚電市場的消費需求出現顯著萎縮,尤其是與新房裝修高度綁定的吸油煙機、燃氣灶、集成灶等品類受影響最為明顯,在這種市場環境之下,萬和電氣自然難以獨善其身。

其二,高端化轉型不順。早在2015年,萬和電氣便已著手推進品牌高端化轉型。2015年10月,萬和電氣與關聯方共同出資成立了“梅賽思”品牌,定位為AI智慧廚衛高端品牌,聚焦于高端智能家電、燃氣具等產品的研發與銷售。但遺憾的是,自成立起梅賽思大多處于虧損狀態,2015年虧損超過21萬元,2018年虧損達到340萬元,到了2019年上半年虧損繼續擴大至1310萬元,截至2022年11月,梅賽思的凈資產為-2400.12萬元。2022年12月,萬和電氣將梅賽思100%的股權轉讓給非關聯方廣東佑望,這標志著萬和電氣高端化轉型以失敗告終。

不過,萬和電氣并未停止高端化轉型的步伐。2021年3月,萬和電氣推出了“頒芙”品牌,為高端群體提供全屋專業化、智能化、系統化、套系化熱廚整體解決方案。但受限于品牌知名度不高,頒芙的發展始終處于不溫不火的狀態,這也幾乎宣告萬和電氣的高端化轉型再次折戟。

其三,新能源業務難成第二增長曲線。在2022年上半年財報中,萬和電氣明確提出向“傳統能源+新能源”領域轉型升級,后續又將新能源熱水產業(空氣能+電熱)視為第二增長曲線。盡管新能源業務展現出高增長潛力,但對營收貢獻卻十分有限。2022年上半年,空氣能產品收入占比僅為2.25%。此后,萬和電氣再未單獨披露過空氣能產品的相關收入數據,這在很大程度上意味著新能源業務尚未對萬和電氣的營收形成明顯支撐。

萬和電氣曾明確表示,到2033年含氫能源產品收入占比不低于氣源產品的50%,并成為全球燃氣具第一品牌,2043年要轉型成為新能源科技公司。但這樣的轉型能否實現,仍存在巨大的不確定性。

三、出海擴張承壓

2025年上半年,萬和電氣的海外業務收入同比增長26.52%至17.29億元,占營收的比例進一步提升至42.33%,而在2023年上半年和2024年上半年,這一比重分別為29.04%和35.85%。

盡管萬和電氣通過實施“本地采購、本地用人、本地出口”策略快速搶占海外市場份額,但不容忽視的是,現階段海外業務對于萬和電氣凈利潤的拉動作用仍然較弱。2025年上半年,海外業務毛利率僅為18.93%,遠遠低于33.09%的國內業務毛利率,按此測算,海外業務凈利潤約1.3億元,占總凈利潤的比例約為34%,低于營收占比,反映出海外業務對凈利潤的貢獻有限。

事實上,萬和電氣在海外市場的日子并不好過。

一方面,國際貿易形勢復雜多變,使得萬和電氣的海外業務發展面臨諸多不確定性。萬和電氣也在財報中坦言,隨著國際貿易銷售額的增長,公司對國際市場的依賴程度逐步提高。國際政治經濟環境、國際貿易規則、反壟斷政策、相關國家進出口政策及日趨嚴格的環保要求等因素,均可能對公司燃氣烤爐、熱水器等產品的出口產生重大影響。

另一方面,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文化差異、消費習慣和市場需求各不相同,萬和電氣投入大量資金和時間深入了解并適應這些差異,再加上海外工廠建設初期的高投入以及產能利用率不足等因素,導致萬和電氣的生產成本居高不下,加劇了經營風險。

此外,老板電器、華帝股份等廚電巨頭亦在海外市場持續加碼布局,與萬和電氣形成直接競爭態勢,而博世、威能、A.O.史密斯等本土廚電巨頭在品牌知名度、供應鏈韌性、銷售渠道及售后服務等多個方面比萬和電氣更具優勢,使得萬和電氣在海外市場的發展充滿挑戰。

可見,營收和歸母凈利潤雙雙增長的萬和電氣還遠未到高枕無憂的時候,全球化戰略的落地能力與品牌價值的深度重構,仍是其亟待解決的難題。

標簽: 萬和電氣
低毛利業務成主力,萬和電氣陷“增長焦慮”
掃描二維碼查看原文
分享自DoNews
Copyright ? DoNews 200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