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欧美日韩精品/狠狠色婷婷久久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午夜无码av体验区/丰满人妻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人做爰A片免费看网站爱酱

年入60億預制菜巨頭,發起“自殺式沖鋒”

撰文|H.H

編輯|楊勇

來源 | 氫消費出品

ID | HQingXiaoFei

最近幾天,社媒平臺上最熱鬧的事兒莫過于羅永浩和西貝創始人賈國龍之間的“罵戰”。

先有前者在微博上公開吐槽西貝的預制菜,后有賈國龍絕地反擊聲稱要起訴羅永浩;隨著事態持續升級,網友們開始一邊倒支持羅永浩并聲討西貝,核心原因在于消費者“苦西貝久矣”。

一方面賈國龍堅稱西貝沒有一道預制菜,另一方面卻被接連曝光相關的冷凍食材如保質期長達兩年時間的西蘭花等,再加上菜品本身售價并不算便宜,西貝儼然陷入了一場信任危機。

事實上,站在消費者的角度來看并非完全無法接受預制菜,關鍵原因在于要有知情權,餐飲企業也不能拿預制菜的成本賣出現炒菜的價格。

結合最新消息來看,9月13日羅永浩發微博稱西貝的事情告一段落,萬萬沒想到9月14日晚間新浪財經發消息稱賈國龍在某行業群內公開表態認錯,又順帶指責羅永浩是網絡黑社會。這下,圍繞在西貝身上的風波短時間內還不會結束。

西貝莜面村,著急又上火

羅永浩一條微博,把知名連鎖餐飲品牌西貝莜面村直接推上了風口浪尖。

9月10日下午,羅永浩發微博表示“西貝幾乎全是預制菜,又貴又惡心。希望國家盡早推動立法,強制飯館注明是否使用預制菜”。作為西貝創始人的賈國龍很快進行強勢回應,直言“西貝沒有一道預制菜,哪怕生意不做了也一定會起訴羅永浩”,雙方在網絡上的對決就此開始。

隨后,賈國龍手持羅永浩當天的菜單并開放后廚直播,西貝官方還發布了《致顧客的一封信》,尷尬的地方在于此舉反而加速了消費者對西貝的不信任程度。

賈國龍在接受采訪時表示,9月10日和11日西貝線下所有門店加起來日營業額分別下滑了100萬左右,12日下滑200~300萬之間,對門店營業收入造成實質性影響。

圖源:西貝官方微博

隨著風波愈演愈烈,有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曬出西貝使用預制菜的證據,如需要解凍加熱的小牛燜飯牛肉包和椒麻雞、保質期長達兩年的冷凍西蘭花,甚至有消費者吐槽帶孩子吃的西貝食材可能比兒童的年齡都大。

9月12日晚間,羅永浩在直播平臺公開討論了國內預制菜行業透明化的問題;13日晚間發布最新微博表示西貝暫時告一段落,期待預制菜相關的國家法規盡快出臺,似乎要給這場風波畫上一個句號。

眾所周知,羅永浩的黑粉和喜歡他的粉絲幾乎一樣多,為何這次的輿論風波卻一邊倒支持羅永浩呢?

回過頭來看,西貝面對消費者的質疑沒有第一時間道歉和想辦法改進,反而選擇和對方正面硬剛甚至威脅起訴,這種做法本身就不討喜。

要知道羅永浩雖然是頗有影響力的網絡紅人,但首先也是一個消費者,作為普通消費者對一家餐廳在就餐過后提出自己的感受和看法本就無可厚非,沒想到最終的結果卻是被餐廳起訴,從消費者的角度來看實際上很難和西貝共情。

更關鍵的原因在于,此次風波中西貝和消費者之間對預制菜定義的爭論。

從消費者的角度來看,如果不是當天采用新鮮食材統一制作,而是選擇半成品加工,都可以被列入到預制菜的范疇;不過西貝創始人賈國龍并不這么認為,原因在于本次風波發生前官方對預制菜的定義是只包括經過工業化預加工、作為預包裝食品,通過加熱和熟制后可被食用的預制菜品,在這之中并不包括中央廚房預加工的環節,這是賈國龍敢于說出“西貝沒有一道預制菜”的最大底氣。

只是對消費者來說,沒有多少人會真正在意西貝口中對預制菜的“文字游戲”,大家更關心的是品質和價格究竟能否匹配。

畢竟餐廳賣預制菜原本就是為了降低成本,西貝人均消費動輒上百元,卻并未采取新鮮食材當天現做的方式,已經失了先機;畢竟大家都知道麥當勞肯德基包括最近幾年遍地開花的米村拌飯,大多采取的也是預制菜模式,只要足夠公開透明便不會遭受太多質疑。

連鎖巨頭,何以被全民聲討?

公開資料顯示,西貝莜面村成立于1998年,主打西北菜。發展初期相對穩健,首次爆火出圈主要得益于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通過先后簽約黃老漢和張爺爺,西貝在真正意義上有了爆款明星單品,開店節奏開始加快。

西貝的第二次躍遷,來自于對兒童餐的押注。2017年知名咨詢公司華與華給西貝確定了“家有寶貝,就吃西貝”的廣告語,主打家庭牌,僅2019~2022年間西貝的兒童餐業務營收就增長了415%。

2022年西貝向外界首次提出“專業兒童餐”的概念,2024年累計賣出超過2000萬份兒童餐,2025年西貝在兒童餐方面進一步升級承諾不添加味精、雞精、香精、防腐劑和人工色素,公開主要食材卡,將兒童餐這個業務板塊持續差異化。畢竟對廣大家長們來說,兒童餐的口味或許并沒有那么重要,關鍵是要足夠的健康和干凈。

圖源:西貝官方微博

時至今日,西貝在全國擁有400多家直營門店累計貢獻超60億的業績,單店平均年營收為1500萬元。

只不過在規模持續擴大的同時,圍繞在西貝身邊的負面傳聞也多次出現。

首先是創始人賈國龍對于預制菜的看法左右搖擺。事實上,早在2020年賈國龍就曾公開表態“好菜都是預制的,越高級的菜預制程度也就越高”,結果到現在當消費者紛紛質疑預制菜時卻又改口稱西貝沒有一道預制菜,一定程度上消耗了消費者對其的信任。

其次,即便消費者和西貝官方對于預制菜的定義有較大沖突,然而西貝餐品本身的價格和品質之間也無法真正畫上等號。

三只蒸餃售價29元、一個白面饅頭售價21元,堪比米其林餐廳含有海參等高級食材的面點、39元的涼皮、59元且分量很少的番茄莜面等,社媒平臺上有關西貝價格偏貴的吐槽隨處可見。

圖源:西貝官方微博

隨著消費者日趨理性,再加上如今在線下就餐時餐廳的選擇日益豐富,橫向對比過后西貝顯然不具備太高的性價比。以至于如今被傳出預制菜風波后,餐飲巨頭西貝直接引發了一輪全民聲討。

作為對比,老鄉雞等多家企業選擇主動公開,如70%餐廳現做、27%左右的半預制等,餐品的預制程度會根據不同顏色來進行標注。

好消息是,由國家衛健委所主導的《預制菜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草案已經通過專家審查,即將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相信接下來很快就能看到對預制菜的明確定義,線下餐飲門店的信息披露也會進一步完善。

未來,又該何去何從?

標準化的食品能夠在保證安全的同時進一步降低成本,不管對餐飲店還是消費者來說都應該實現雙贏效果,沖突在于此前所提到的預制菜賣現炒價格之間的不對等,通俗一點就是預制菜沒有“鍋氣”。

客觀來說,消費者并非無法接受預制菜。之所以談預制菜“色變”,更大的原因在于行業的不規范性,就像此前315期間所曝光的梅菜扣肉槽頭肉事件。

從市場規模的角度出發,我國預制菜行業仍然處在快速擴張通道。據艾媒咨詢所發布的數據顯示,2024年我國預制菜市場規模為4850億,同比增長33.8%,隨著行業持續擴張,預計到2026年規模將會達到7490億。不管大眾是否承認,預制菜走進千家萬戶幾乎是不可逆的趨勢。

圖源:艾媒咨詢

類比已經相當成熟的市場,同樣如此。以鄰國日本為例,上世紀后半段隨著日本國內經濟的快速增長和消費觀念日益開放,更加方便快捷的食品成為剛需,具備預制菜屬性的冷凍食品就此應用而生。

時至今日,日本作為整個亞洲預制菜最成熟的市場之一,滲透率已經達到了60%以上。

得益于餐飲標準化和供應鏈的持續發展,我國從2000年開始也相繼出現了如安井食品、味知香等在內的多家預制菜企業。

既然預制菜是可以被接受的,那么對西貝來說未來又該何去何從呢?

要想走得更加長遠,和消費者之間的相互信任是基礎。公開信息顯示,從2017年至今西貝總計完成了三輪融資,最后一次是在今年初,本次風波發生前西貝的計劃是將于2026年上市。

事件發生后,無論如何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消費者對西貝的信任,未來重點必須要放在正視消費者訴求上面。

在業內人士看來,西貝或許可以向老鄉雞學習,將不同菜品的加工等級直接公示給大眾,信息方面必須透明讓消費者有知情權;另一方面走預制菜路線所帶來的成本降低也要直接讓利給消費者,而非一直端著中高端餐飲品牌的架子,說白了性價比要能夠通過售價直接體現出來。

在做到以上要求的基礎下,若能夠通過此次輿論風波西貝帶頭推動整個餐飲行業進一步規范化,假以時日也并非不能重拾消費者信任。

事實上就在9月14日,有消息稱創始人賈國龍在某個行業群內進行了初步表態,直言“自己的應對方式有錯,從今往后打明牌,向胖東來學習”,不過順帶著又吐槽了羅永浩。

樹欲靜而風不止,隨著后者的再次回應,這輪風波恐怕短時間內難有定論。

年入60億預制菜巨頭,發起“自殺式沖鋒”
掃描二維碼查看原文
分享自DoNews
Copyright ? DoNews 200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