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欧美日韩精品/狠狠色婷婷久久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午夜无码av体验区/丰满人妻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人做爰A片免费看网站爱酱

食材翻車、加盟商閉店,鍋圈食匯的“萬店神話”還能講多久?

撰文|H.H

編輯|楊勇

來源 | 氫消費出品

ID | HQingXiaoFei

門店數已經破萬家的鍋圈,究竟還能走多遠?

結合此前所發布的財報來看,今年上半年鍋圈的營收和凈利潤成功實現了大幅雙增,在全國的門店總數也來到了10400家。年初,創始人楊明超甚至喊出要在未來五年再開1萬家門店的豪言。

單從規模來看,整個火鍋食材行業鍋圈是當之無愧的王者。只不過在瘋狂擴張的同時,鍋圈背后的隱憂也開始浮現,無法平衡好門店擴張和自身所依賴加盟商之間的利益、自有產品占比不足所帶來的食材翻車,再加上整個行業競爭加劇等。

鍋圈想要順利達成下一個萬店目標,仍有很多亟待解決的問題。

萬店鍋圈,還在狂奔

已經在全國開出了上萬家門店的連鎖火鍋食材品牌鍋圈食匯,仍未觸及天花板。

8月初,鍋圈食匯發布了2025年上半年業績報告。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公司營收32.4億,同比增長21.6%;凈利潤1.9億,同比增長122.5%,創下上市以來的最大增幅。

圖源:鍋圈食匯財報

對于利潤的爆炸式增長,公司官方的解釋是“集團持續推動收入增長,疊加運營效率的穩步優化”。

截止到今年上半年,鍋圈食匯在全國的門店總數達10400家,相較于2024年凈新增740家。在銷售火鍋食材這條賽道,可以說是無人能出其右。

正常而言,連鎖品牌的門店數量突破1萬家后,通常算是達成了一個階段目標,可為什么鍋圈食匯卻能夠呈現出持續上漲的趨勢呢?

客觀來說,過去幾年在家吃火鍋的熱度早已大不如前。一方面在于整個餐飲行業持續內卷,堂食吃火鍋的人均價格也在逐步下探;另一方面隨著即時零售持續發展,買到物美價廉的火鍋食材變得越來越簡單,至少從這個角度來看對鍋圈食匯的營收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包括創始人楊明超都曾直言品牌自身的客單價出現下降。

改變來自于2024年鍋圈將自身品牌定位從食材銷售轉型為社區中央廚房,在產品品類方面進行大肆擴張,拓展了燒烤、啤酒、西餐、兒童餐等多個品類,2025年上半年更是累計推出175個全新的SKU,如夏天經常吃的小龍蝦等。

這種方式無疑直接擴大了鍋圈的覆蓋范圍,事實上只要選擇在家吃飯,鍋圈總能夠提供相對應的食材,簡單烹飪即可端上餐桌。

圖源:鍋圈食匯官方微博

品類的擴張只是其一,在會員維護方面鍋圈同樣不遺余力。數據顯示,截止到今年上半年鍋圈的注冊會員人數高達5030萬,同比增長62.8%;會員卡儲值金額約5.9億,同比增長37.2%,據了解儲值會員在鍋圈的消費頻率達到了普通消費者的兩倍以上,鍋圈也借此擁有了一批忠實擁躉。

有產品、有消費者,至少從營收的角度來看鍋圈食匯已經沒有太大的后顧之憂,況且在其背后還有強大供應鏈體系的保駕護航。

那么,鍋圈的供應鏈體系究竟有多強?上游,鍋圈選擇和安井、三全等知名食品企業合作進行食材供應,先打造爆款單品再向周邊延伸;中游,鍋圈的策略是合作第三方中心倉,再通過對應的冷鏈物流進行運輸;下游,除了對加盟商收取相應的加盟費用之外,更重要的營收邏輯來自于對食材的供應,目前鍋圈已經在全國建成了19座數字化中央倉,能夠穩定實現門店食材次日達。

難怪,在業內人士看來,鍋圈就是火鍋食材界的“蜜雪冰城”。

在供應鏈方面的努力,直到現在鍋圈仍然在進行中。強大的供應鏈體系所帶來的優勢是在下沉市場鍋圈極具競爭力,接下來為了在未來5年時間內再次開出1萬家門店,下沉市場自然也會是鍋圈的重要目標。

成敗皆因加盟模式?

提起鍋圈食匯,很多人的第一印象都是火鍋食材。

公開資料顯示,2017年鍋圈在鄭州開出了第1家線下門店,主打火鍋燒烤零售超市。由于商品高度標準化、購買和食用也相當方便,再加上三年疫情所帶來的“神助攻”,鍋圈的營收和門店數量開始呈現出爆炸式增長的走勢。

過往數據顯示,2020年時鍋圈的門店數量為1441家,只用了兩年多時間,這一數字便增長為9221家,到2023年10月正式突破萬店大關。同樣的在營收方面,2020~2022年鍋圈的營收也從29.65億增長到71.73億。

橫向對比來看,鍋圈只用了6年時間就達到了三全食品在行業內深耕32年才實現的營收目標。最終在2023年底,鍋圈食匯成功在港交所上市。

只是表面看來一路狂奔的鍋圈,背后也有著諸多隱憂,加盟商所帶來的雙刃劍效應便是最為直觀的體現。

事實上,鍋圈能夠在短短幾年時間內達成萬店目標,和背后龐大的加盟商數量密不可分。從開放加盟開始,鍋圈在早期所打出的宣傳語就是“0加盟費”和“1.5公里半徑保護”,這種方式尤其對下沉市場的加盟商們極具吸引力,也是品牌得以快速擴張的根基。

只是隨著門店達成萬店規模后,加盟商對品牌的推動作用開始變得不再明顯。數據顯示,2020~2023年間鍋圈加盟商的增長從2859家下滑到1086家,增速開始逐步放緩,2024年加盟店甚至減少了165家,直到今年上半年才有所回升。

站在加盟商的角度來看,快速擴張所帶來的較大門店規模,很容易因為開店密集而導致營收不足。此前就有加盟商表示1.5公里的半徑保護在實際執行過程中并未完全遵守,直線距離500米以內甚至都能看到多家鍋圈的門店,從最開始加盟到現在日均營業額腰斬不止。

更不用說在總部的要求下,加盟商門店還要被迫推出多款低價引流產品,營收亮眼的同時凈利潤卻乏善可陳。

一方面靠向加盟商都受食材來實現營收增長,另一方面卻又無法從根本上保障加盟商們的生存空間,最終的結果只可能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過度依賴加盟商所帶來的第二個隱患在于,食品安全問題頻發。就在9月初,有消費者投訴自己在鍋圈的某線下門店購買食材,竟然發現火鍋湯底中有白色蛆蟲,致使自己連續腹瀉,而這只是圍繞在鍋圈身邊食安問題的冰山一角,火鍋底料中含有塑料、土豆粉有汽油味道、毛肚添加劑超標等問題層出不窮。

圖源:黑貓投訴平臺

在黑貓投訴平臺上以“鍋圈”為關鍵詞進行搜索,可以看到1600多條投訴,大多集中在食品中含有異物、食用后身體不適、售賣假貨等。

下一個萬店靠什么?

單看火鍋食材市場的競爭,除了鍋圈,實際上也相當激烈。最突出的案例莫過于海底撈已經推行多年的外送服務,除了包裝好的新鮮食材甚至還能配送鍋具,就這還不包括其他品牌和眾多食材供應商的介入。

再加上,如今整個火鍋行業都普遍面臨著更大的挑戰。數據顯示,2024年北京限額以上餐飲企業利潤率下滑至0.37%,創下歷史新低,以呷哺呷哺為代表的頭部火鍋品牌也出現了明顯的業績下滑,這無疑對主打在家吃火鍋的鍋圈造成影響。

盡管如此,在今年3月鍋圈創始人楊明超接受采訪時仍然自信的表示,“下一個5年,鍋圈的門店總量要達到2萬家”。

圖源:鍋圈食匯微信公眾號

靠開店擴張來覆蓋更多的目標消費群體是很多餐飲品牌慣用的方式,只是在瘋狂擴張的步伐中也要做到加盟商能夠賺到錢和食材品質讓消費者放心這兩點,才能夠實現更有持續性的發展。

加盟門店方面,毫無疑問鍋圈要實現下一個萬店目標必須要依賴廣大加盟商。在此背景下需要做的是平衡好加盟商的數量和營收,盡全力提升門店經營質量,例如門店區域保護、推更多的新品、發力營銷、更好的運營會員來提升復購率。

只有在保證加盟商基本利益的前提下,品牌營銷才能穩中有進,如此一來進入下沉市場也將顯得順理成章。事實上,從2024年開始,鍋圈在國內的三線及以下城市門店占比就已經超過了50%。

與此同時,今年上半年鍋圈還推出了24小時無人零售門店、對門店進行智慧化改造,一系列的措施有望幫助鍋圈的庫存周轉率提升15%。

平衡好加盟商和門店規模之間的問題,食材安全性方面對鍋圈來說同樣刻不容緩,若想從根本上解決勢必要在供應鏈端發力。通過自有工廠逐漸替代各大供應商,這也是鍋圈敢喊出2萬家門店目標最大的底氣。

截止到今年上半年,除了已有的7家自有工廠能夠覆蓋包括牛肉在內的多個核心品類外,今年以來鍋圈旗下10萬噸級的菌湯工廠已經在四川廣元正式投產,7月份還官宣在海南建設食品生產基地…

當然,作為火鍋食材界的蜜雪冰城,鍋圈還可以效仿前者走出海路線。事實上,在此前的一次采訪中創始人楊明超已經明確表示公司已經成立了兩支分別面向東南亞和歐洲市場的海外團隊,同時還在考察一些海外的餐飲品牌并主動尋求投資并購的機會。

不過短時間內來看,鍋圈的重心仍然會是國內市場。通過強大的供應鏈體系在保證食材品質的基礎上,一方面借助下沉市場繼續擴張,另一方面在即時零售的加持下將覆蓋范圍進一步擴大。

如此一來,或許才更有希望實現年初所定下的目標。

食材翻車、加盟商閉店,鍋圈食匯的“萬店神話”還能講多久?
掃描二維碼查看原文
分享自DoNews
Copyright ? DoNews 200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