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許 ?蕓
編輯 | 楊博丞
題圖 | IC Photo
坐擁知名品牌“烏江”的涪陵榨菜,增長故事講不動了。
涪陵榨菜2025年上半年財報顯示,其營業收入達到13.13億元,僅同比增長0.5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4.41億元,同比下滑1.66%。
涪陵榨菜用小生意撬動巨額財富的故事一向令人艷羨,但小生意往往意味著行業進入門檻低、同質化競爭嚴重以及客單價低需要高頻消費支撐增長、市場規模受限。
雖然涪陵榨菜進行了加大營銷力度、拓寬產品品類等諸多努力,但顯然,其要突破增長面臨的“天花板”難度不小。
一、增長陷入瓶頸期
涪陵榨菜的成長史,是一個逆風翻盤的勵志故事。
涪陵榨菜曾一度陷入資不抵債的境地。2000年,涪陵榨菜前董事長周斌全接手負債500萬元的涪陵榨菜集團,靠在三峽移民搬遷中獲得的1.8億元拆遷補償資金進行了工業化改革,用科技手段把作坊式生產帶到了現代化生產上。次年,涪陵榨菜便實現扭虧為盈。
此后,靠著小小的榨菜生意,涪陵榨菜開始了騰飛之路,業績、市場份額一路上漲,并成功上市對接資本市場,憑借在股市的良好表現一度被奉為“榨茅”。
然而,最近幾年,涪陵榨菜的增長故事講不動了。從最近三年的業績來看,2022年-2024年,涪陵榨菜的營收分別為25.48億元、24.5億元、23.87億元,增速分別為1.18%、-3.86%、-2.5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8.99億元、8.27億元、7.99億元,增速分別為21.14%、-8.04%、-3.29%。
為了推動業績增長,涪陵榨菜在銷售方面很是下了一番功夫。
2025年上半年,涪陵榨菜的銷售費用達到1.95億元,同比增長22.94%。對此,涪陵榨菜解釋稱,主要為報告期內公司為強化存量市場競爭優勢,在大商超、連鎖便利店及生鮮渠道實施精準營銷策略,提升產品上架率、優化終端陳列方案以及開展消費者促銷活動等,導致相關市場推廣費用同比增加。
同時,涪陵榨菜采取了多項措施對經銷商進行激勵,其中即包括放寬信用政策。截止2025年6月底,涪陵榨菜應收賬款為1.25億元,同比增長幅度高達1421.45%。涪陵榨菜表示,主要為支持市場及銷售工作開展,提高與競爭對手競爭力,公司給予了客戶適度的信用額度并在每年年終清理收回,報告期客戶按需使用了信用額度。
圖源:涪陵榨菜財報
此外,涪陵榨菜采取 “經銷為主、電商補充”的模式對渠道布局進行了優化。線下渠道通過優化商超陳列、拓展社區團購與倉儲會員店等新型終端,推動產品下沉至低線市場;線上渠道中,抖音平臺增速領先,成為年輕消費群體觸達的重要陣地。截止6月底,涪陵榨菜擁有經銷商2446家,較2024年年末減少186家,通過對布局不合理、渠道沖突的經銷商進行優化清理,進一步提升渠道效率。
不過,諸多努力,也未能解決涪陵榨菜當前面臨的成長性難題。
二、單一依賴待破解
在涪陵榨菜的產品體系中,賴以起家的榨菜產品是絕對的支撐主力。2025年上半年,榨菜產品帶來收入11.23億元,占涪陵榨菜營收的比重高達85.53%。且從往年財報來看,所占比重基本也在80%以上。
圖源:涪陵榨菜財報
在包裝榨菜中,涪陵榨菜占據龍頭位置,魚泉榨菜、六必居、高福記、味聚特、銅錢橋、備得福、辣妹子等公司也較為知名。然而,包裝榨菜并不是一個進入門檻很高的行業,這意味著競爭的同質化,消費者擁有多樣性選擇進而造成市場分流。
在具備高知名度且進行大量營銷活動的背景下,2025年上半年,涪陵榨菜的榨菜產品賣出5.93噸,仍同比下滑1%,涪陵榨菜面臨的增長天花板顯而易見。
近幾年,大眾的健康意識覺醒,運動健身成為潮流,對食品健康越來越重視。而榨菜通常含有大量的鹽,長期攝入高鹽可能會對心血管、腎臟等健康造成不利影響,且榨菜并不是一種營養豐富的食物,過度依賴榨菜作為主要食物來源,可能導致營養不均衡。這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榨菜的銷量。雖然涪陵榨菜也推出了減鹽產品,且呈現穩定增長狀態,但可能更多是在原有消費群體內進行替代。
此外,漲價或也“勸退”了部分消費者。DoNews注意到,在社交平臺、電商平臺上,這幾年關于“烏江榨菜越來越貴”“窮得榨菜都吃不起”的聲音層出不窮。
中信建投證券曾在2020年4月發布的研報中統計了涪陵榨菜的漲價情況,2008年到2018年10月,涪陵榨菜累計提價12次,主要形式包括直接提價(提出廠價或終端價)和間接提價(價格不變,縮小規格)。
以涪陵榨菜旗下70g裝的烏江榨菜為例,2008年提價以前,終端零售價僅為0.5元。提價后的2018年,上升到二元價格帶。
9月30日,DoNews在天貓平臺烏江旗艦店看到,70g裝鮮脆榨菜絲5袋組合裝原價為14.5元,折合每袋售價2.9元;70g裝鮮爽榨菜芯4袋組合裝原價為14.9元,折合每袋售價3.73元。
圖源:天貓烏江旗艦店
2025年上半年,涪陵榨菜食品加工行業的收入為13.11億元,毛利率高達54.15%,其中,榨菜品類的毛利率為58.08%。
事實上,對于涪陵榨菜2022年以前的幾年獲得的增長,也早有業內人士對筆者表示,主要得益于疫情帶來的階段性紅利,疊加漲價因素帶來業績提升,含金量并不高。
不過,可以明確的是,涪陵榨菜要繼續提價會越來越難。因為榨菜從本質來說,是一種下飯的低價消費品,可替代性強,且基本不存在高消費概念,消費者對其售價會有大致的心理預期,一旦超過太多,會影響購買意愿。
當一款本該平價親民的佐餐產品價格讓消費者越來越接受無能,企業卻又需要高頻消費來支撐業績增長,涪陵榨菜要如何平衡這兩者之間關系?目前涪陵榨菜顯然還沒有探索出答案。
三、多元化野心求破局
對于一個成熟企業尤其是已經達到行業龍頭地位的企業而言,達到一定規模后,增速勢必會放緩,采取多元化經營策略是突破發展瓶頸的常見做法。
雖然涪陵榨菜早已開始多元化布局,通過收購、自研等方式,推出蘿卜、泡菜、下飯菜等佐餐開味菜產品,甚至還有醬油產品,但目前這些產品均還未成為其業績支撐。2025年上半年,蘿卜、泡菜產品分別實現收入3314.93萬元、1.19億元,分別占涪陵榨菜營收的2.53%、9.03%,其他產品營收3654.56萬元,占比2.78%。
涪陵榨菜在財報中表示,品類規劃方面矩陣式發展。圍繞“穩住榨菜,夯基拓新,尋求增長”的業務戰略規劃思路,2025 年推廣榨菜(只有烏江系列、瓶裝系列)、下飯菜(含蘿卜、海帶絲、豇豆)、榨菜醬、調味菜、泡菜、豆瓣醬、榨菜醬油、惠通下飯菜、聯營產品、內部產品等品類,家庭端重點抓榨菜、下飯菜、榨菜醬,餐飲端重點抓調味菜、泡菜、豆瓣醬品類。
不過,涪陵榨菜的新品類大多也并未脫離佐餐的范疇,這也意味著,產品之間存在內部競爭關系,互相之間存在替代作用,這顯然不利于整體業績的提升。
如何尋找新的業績增長點,是涪陵榨菜不斷探索的方向。
據了解,2025年,涪陵榨菜先后整合成立了餐飲事業部、新渠道事業部、國際事業部,通過發力多維渠道,尋求新業務突破。
在餐飲渠道上,涪陵榨菜在試水多年榨菜后,上半年推出泡菜產品,業務上積極尋求進駐知名連鎖餐飲。2025年上半年餐飲業務同比增長37%;在線上渠道,傳統榨菜一直是涪陵榨菜的主營產品,但今年電商下飯菜品類占比由年初的10%提高到17%,新品爆炒系列上半年銷售額已突破360萬元,線上新渠道成為涪陵榨菜試水線上新品推廣、溝通新消費人群的重要途徑;出口上,1-7月涪陵榨菜實現8%增長,1-8月新增了11家直接出口客戶。
此外,今年4月,涪陵榨菜宣布擬收購四川味滋美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味滋美”)51%股權。據介紹,味滋美主要從事川味復合調味料、預制菜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為火鍋調料、中式菜品調料、肉制品等。
在接受機構調研時,涪陵榨菜表示,味滋美已經具備成熟的B端產品研發生產能力,通過本次收購,公司可依托其餐飲終端,完善公司產品在餐飲渠道布局,從而快速實現渠道拓展。同時,味滋美儲備產品中針對家庭端的部分可借公司自身渠道銷售,同時實現品類的新增與渠道的布局。
不過,收購仍在路上,且味滋美所在的賽道,競爭也同樣激烈,未來發展尚待觀望。對于涪陵榨菜而言,增長瓶頸短期內仍難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