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欧美日韩精品/狠狠色婷婷久久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午夜无码av体验区/丰满人妻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人做爰A片免费看网站爱酱

營收依賴伊對,米連科技上市步履維艱

撰文 | 張 ?宇

編輯 | 楊博丞

題圖 | IC Photo

9月29日,音視頻戀愛社交APP伊對的母公司米連科技正式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擬在港股主板掛牌上市。

米連科技定位在線情感社交平臺,旗下包括伊對、貼貼等國內應用產品,以及HiFami、Chatta及Seeta等海外應用產品。根據灼識咨詢的資料,以收入計,截至2025年6月30日,伊對位列中國在線情感社交市場第一。

米連科技將主持人用戶引導的三方互動模式視為基石,其認為真實社交體驗的核心在于“用戶主導”的互動,于是率先引入主持人用戶作為關系建立的引導者,推動用戶間的互動。截至2025年上半年,伊對主持人用戶數量累計已超過18萬名。

主持人用戶引導的三方互動模式的確為米連科技帶來了豐厚回報,成為其用戶黏性的重要助力之一。根據灼識咨詢的資料,截至2025年上半年,米連科技的旗艦應用產品伊對實現月活躍用戶月均使用時長8.0小時及七日留存率72.1%的成績,顯著高于行業前十大參與者的平均值(3.2小時及53.3%)。

圖源:米連科技招股書

不過,在看似繁榮的表象之下,米連科技仍面臨諸多危機,比如營收高度依賴伊對及貼貼、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合規風險高懸等。如何有效破解這些危機,已成為米連科技推進上市進程中必須攻克的難題。

一、連續虧損兩年后扭虧為盈

米連科技的營收幾乎全部來自提供增值服務,包括虛擬物品、互動功能及會員訂閱。用戶可通過支付寶、微信支付、Apple Store及其他第三方支付渠道購買用戶代幣。一旦付費用戶購買用戶代幣,其賬戶將立即獲得相應余額。用戶隨后可使用賬戶中的代幣來啟用互動功能,及購買虛擬物品并在文字、音頻及視頻聊天中贈送給其他用戶或主持人用戶。

招股書顯示,2022年至2024年,米連科技的營收分別為10.52億元、10.34億元和23.73億元。2025年上半年,其營收進一步增長至19.17億元,較2024年同期的10.31億元增長85.9%,呈現快速增長的態勢。同一時期,米連科技的毛利率也實現了快速提升,分別為44.6%、43.3%、45.6%和49.5%。

營收和毛利率增長是推動凈利潤扭虧為盈的重要基礎。2022年至2023年,米連科技的凈利潤分別為-1302.8萬元和-1680.6萬元,2024年成功扭虧為盈至1.46億元,2025年上半年延續了盈利態勢,較2024年同期的4435.8萬元增長490.25%至2.62億元。

米連科技扭虧為盈主要建立在強大的用戶參與度和高黏性的基礎之上。2022年至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平均月活躍用戶分別為763.12萬名、652.47萬名、756.12萬名和992.17萬名,呈現“先下降后復蘇”態勢。同一時期,平均月付費用戶分別為45.17萬名、45.87萬名、87.36萬名和121.68萬名,表現出爆發式增長的趨勢,尤其2024年后增速顯著提升,成為驅動米連科技從連年虧損轉為盈利的核心引擎。

圖源:米連科技招股書

成本控制與運營效率提升也為米連科技扭虧為盈提供了關鍵支撐。

2022年至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米連科技的營業成本分別為5.83億元、5.87億元、12.90億元和9.67億元,占營收的比例分別為55.4%、56.7%、54.4%和50.5%,反映出成本控制效果顯著。

值得一提的是,收入分成費占營業成本的比例常年維持在八成以上,2022年至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分別為83.6%、84.6%、89.5%和90.6%,在營業成本占比逐年下降的情況下,收入分成費卻不降反增。對此,米連科技在招股書中解釋稱,收入分成機制具有重要作用,可促進主持人用戶積極激發用戶連接及互動。

不過,收入分成費占營業成本比例過高,或可能導致米連科技對于成本的掌控力變弱,容易陷入“被動跟隨”的困境。

圖源:米連科技招股書

此外,2022年至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米連科技的銷售及營銷開支分別為3.68億元、2.98億元、6.55億元和4.61億元,占營收的比例分別為35.0%、28.9%、27.6%和24.0%;研發開支分別為8628.8萬元、9251.4萬元、1.37億元和8311.0萬元,占營收的比例分別為8.2%、8.9%、5.8%和4.3%,均表現出開支增長但占比下降的趨勢,反映出運營效率的顯著提升。

盡管成本控制與運營效率提升的效果立竿見影,但當其力度觸及瓶頸時,盈利穩定性或將面臨巨大不確定性,如何持續提升用戶參與度與用戶黏性,仍是米連科技的核心挑戰。

二、挑戰重重

米連科技的絕大部分營收來自數量有限的應用產品,其中伊對和貼貼是營收的重要貢獻者。

根據灼識咨詢的資料,截至2025年上半年,伊對的付費用戶轉化率為16.5%,明顯高于約8.0%的行業平均值,在中國在線情感社交行業中排名第一,而貼貼的付費用戶轉化率為10.4%,同樣高于行業平均水平。

雖然伊對和貼貼展現出了強大的市場競爭力,但業務集中度較高,使得米連科技面臨著巨大的潛在風險。伊對和貼貼占據營收的主導地位,而其他應用產品的貢獻微乎其微,意味著米連科技的業績缺乏多元業務的支撐和緩沖。

同時,業務集中度過高還會減弱米連科技的抗風險能力,當伊對和貼貼所處的市場環境、行業政策、技術趨勢等發生不利變化時,米連科技將難以規避風險,并且難以通過其他應用產品彌補營收缺口,進而導致業績容易遭受重大沖擊。另外,單一的業務結構也不利于米連科技的長期發展和規模擴張,甚至還會影響其在資本市場上的吸引力和競爭力。

供應商集中度較高也暗藏隱患。米連科技的供應商主要包括靈活用工平臺、營銷服務供應商、應用產品開發與運營技術服務提供商。2022年至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米連科技對前

五大供應商的采購額分別為5.62億元、4.49億元、8.07億元和6.87億元,占采購總額的比例分別為59.3%、50.7%、41.1%和47.8%。同一時期,米連科技對最大供應商的采購額分別為1.91億元、1.50億元、3.26億元和3.16億元,占采購總額的比例分別為20.2%、16.9%、16.6%和21.9%。

盡管米連科技對于前五大供應商的依賴度有所下降,但仍處于較高水平。過度集中的供應商結構容易導致米連科技的供應鏈抗風險能力下降,同時也削弱了其議價能力,導致米連科技的利潤空間被大大壓縮。此外,供應商的營運穩定性與業務策略調整并非米連科技所能控制,且米連科技無法確保與供應商的合作關系能夠長期維持穩定。若供應商出現任何營運波動、策略調整或合作關系變動,米連科技將面臨重大經營風險。

海外業務的拓展同樣是米連科技的一大挑戰。目前,米連科技運營以HiFami、Chatta、Seeta為代表的海外應用產品矩陣,主要面向東南亞、中東、北美及南美等地區的多元化用戶群體。截至2025年上半年,米連科技所有海外應用產品的平均月活躍用戶達350萬名,平均月付費用戶達30萬名,付費轉化率為7.5%。

按照計劃,米連科技將在成熟的海外市場(如日本、韓國和北美)以及新興高潛力市場(包括東南亞、中東和南美洲以及其他精選的海外地區)擴大現有產品的市場占有率。

不過,海外業務的拓展并非一帆風順:一方面,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文化差異巨大,對社交產品的需求和接受程度各不相同;另一方面,海外市場的本地化運營難度較高,涉及到語言、法律法規、市場推廣、用戶服務等多個方面。米連科技需要深入了解當地文化,對產品進行針對性的調整和優化,確保內容符合當地文化價值觀和法律法規,否則可能引發用戶反感,甚至面臨法律風險。

三、投訴纏身與詐騙案件頻發

盡管米連科技的業績表現出色,但伊對卻面臨著大量用戶投訴與合規難題。

截至目前,在消費者服務平臺黑貓投訴上,以“伊對APP”為關鍵詞進行檢索,相關投訴量高達2540條,投訴原因涉及虛假宣傳、詐騙、強制充值、誘導消費、霸王條款等。其中,誘導消費是高頻投訴詞。有用戶投訴稱,被伊對平臺“親密度滿1000可交換聯系方式”的規則誘導,一個多月內消費超5萬元;還有用戶投訴稱,因視頻聊天每分鐘需消耗價值12元的虛擬禮物,累計充值近14萬元后仍未見面,認為平臺存在“針對性欺騙男性消費”的嫌疑。

這些投訴案例反映出,伊對在規則設置和消費引導方面存在不合理之處,其利用用戶渴望建立情感聯系的心理,通過設置各種消費門檻,誘導用戶不斷充值消費。而誘導消費行為會對米連科技的市場聲譽及品牌形象產生顯著負面影響,不僅侵蝕用戶對平臺的信任基礎,還直接拉低了用戶的滿意度與忠誠度,進而引發用戶流失,影響其長期發展與盈利能力。

不僅如此,伊對上的詐騙案件也屢見不鮮,給用戶的財產安全帶來了嚴重威脅。在中國裁判文書網上,有多起詐騙案件均是相關人員通過伊對結識受害者進行的,比如在2025年5月披露的一起詐騙案件中,被告人隱瞞其已婚身份,通過伊對視頻戀愛相親平臺結識三名受害者,詐騙金額最高的多達35萬元。

詐騙案件頻發反映出伊對在用戶身份審核方面存在漏洞,使得不法分子能夠輕易偽造身份,在平臺上實施詐騙行為。此外,米連科技在用戶行為監管方面也存在不足,未能及時發現和阻止詐騙行為的發生。

如果米連科技無法在規則設置、用戶審核、平臺監管等層面持續完善,將對其未來發展構成實質性威脅,雖然米連科技已經率先實現規模化盈利,且在用戶黏性與付費轉化率方面占據優勢,但能否及時補齊合規短板,將成為其港股IPO進程中的關鍵考驗。

標簽: 米連科技
營收依賴伊對,米連科技上市步履維艱
掃描二維碼查看原文
分享自DoNews
Copyright ? DoNews 200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