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ews 6月3日消息(記者 吳麗)近年來,國務院及各地方政府相繼出臺了發展夜經濟的政策及措施,如《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發展流通促進商業消費的意見》指出,活躍夜間商業和市場,鼓勵主要商圈和特色商業街與文化、旅游、休閑等緊密結合,適當延長營業時間,開設深夜營業專區、24小時便利店和“深夜食堂”等特色餐飲街區。
阿里研究院此前發布《數字點亮夜經濟(2019)》報告中,有數據顯示,北上廣深圳等12個具有代表性的大中型城市的消費夜化度為43%。其中,夜間餐飲消費占比近4成,夜間文娛消費占比近5成,夜間網購消費占比超4成。其中在“夜間餐飲消費”部分提到,口味獨特的個性化小食攤、小吃鋪在深夜時段頗受青睞。
無論是到店消費還是外賣下單,燒烤架上的煙火氣息正在一個個夜晚,滿足大江南北食客的味蕾。天眼查專業版數據顯示,我國有超過37萬家企業名稱或經營范圍包含“燒烤”,且狀態為在業、存續、遷入、遷出的企業,個體工商戶占比高達97.33%。
從地域分布來看,山東省擁有全國最多的燒烤相關企業,多達3萬余家,占全國相關企業總數的8.22%。云南省和黑龍江省次之,分別擁有相關企業2.8萬家和2.4萬家。
除了“擼串兒”,在一天的喧囂繁忙之后,約上三五好友把酒言歡,也是當代夜經濟的“代名詞”。天眼查專業版數據顯示,我國共有近8萬家企業名稱或經營范圍包含“酒吧”,且狀態為在業、存續、遷入、遷出的企業,超7成相關企業為個體工商戶。
地域分布上,廣東省的酒吧相關企業數量最多,其次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區,如云南省、四川省和貴州省,三個省份的相關企業數量均超過5千家。
消費是經濟增長的第一動力,夜經濟則是促消費的一個新增長點。夏日來臨,隨著國內疫情的發展總體向好,從古都開封到首都北京,再到創新之城深圳,夜經濟正從我國大江南北被逐步喚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