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的國行Nintendo Switch自12月10日發售以來,鎖服鎖國行卡帶的政策,以及國行游戲緩慢的推出節奏,引來了任天堂玩家的不滿。如果相關的狀況在之后沒有改變,相信往后國行NS的銷售表現也不會特別理想。現狀有外部環境的原因,但也很難說這些表現全部都是外部原因造成的。那騰訊為什么為國行NS設計這樣的規格?決策可能出于什么樣的動機?發展是不是一直在騰訊的計劃之中?我們簡單地分析一下。
▲最強+最強,未必是你所想要的最強。
游戲機市場在國內的空間
根據Niko Partners的數據,2019年中國主機/電視游戲市場的銷售收入為53.6億元,約為國內游戲銷售收入整體的2.4%。無論是比例還是規模,游戲機在國內都稱不上重要角色。移動游戲2019年的國內收入為1581億元,占比68.5%。在海外收入的825億當中,移動游戲也占據了相當高的比例。算上客戶端游戲的615億元,國內已經形成了移動游戲和PC網游,智能手機和PC絕對主導的局面,對其他版塊的擠壓效果明顯。需要單獨購入設備的游戲機,加上零售游戲買斷為主的商業模式,讓分析者普遍不認為國內的游戲機市場未來會有爆炸性的增長,或者在整體中占據一個較高的比例。對于未來的數碼原住民,NS這樣的游戲機,將始終是一個補充選項,而并不是主力選擇。
▲游戲機在國內游戲市場中的比重僅為2.4%
騰訊2018年的游戲收入為1284億元。19年國內游戲機市場的全部收入,也只能占到騰訊一年游戲收入的4%。作為游戲機市場三分天下有其一,在國內展開已經落后的任天堂,相關軟硬件在整體的比重會繼續降低。最樂觀的預測,也很難到達騰訊游戲一年營收的2%。不過從增量的角度想,騰訊在國內市場上,已經占據了移動游戲和PC游戲的極大份額,在游戲機板塊中謀求自己的一席之地,補全業務范圍,不留下空白,也屬于很合理的想法。所以,騰訊代理國行NS本身,外界并沒有否定的意見。消息公開是,騰訊和任天堂的股票都有出現大漲。只不過原本就很有限的收益空間,難免給人印象就是,國行NS的經濟收益和在國內市場的份額,未必是這次合作騰訊所看重的,而是合作本身給市場帶來了更多的想象力。畢竟花再大力氣,也就是在不超過2%的營收,相較其他版塊更低的利潤率當中掙扎。在對營收和利潤幫助很有限的大前提下,國行的各種政策,也就未必是沖著打開市場,提升營收的方向去了,其他方面的考慮可能更加重要。
低姿態履行承諾?
國內對于網絡服務,游戲引進,防沉迷等有嚴格的管理。游戲機硬件的銷售渠道,也是騰訊之前沒有涉足過的領域。即便強如騰訊,建立起國行NS軟硬件一整套的系統,肯定也需要時間。騰訊和任天堂此前都在降低外界對這次合作的銷量預期。任天堂社長古川俊太郎在采訪和財報說明會當中,多次提到和騰訊的合作近期不會對NS的裝機量有明顯的貢獻。
▲國行NS的當前狀態可以說是非常奇特的。
國行NS完全不能登錄外服賬號下載游戲和DLC,國行卡帶無法在非國行機上使用的設計,相當于將當前游戲機市場的主力,也就是傳統玩家基本排除在外。本來展開就不會快,加上功能設計縮小了市場預期。要解釋的話,也許是騰訊更看好國內的游戲機藍海市場,也就是之前沒有接觸游戲機的人群,比如想控制孩子游戲行為的家長,從未接觸過游戲機的新鮮人,等等。這無疑很有賭博的意味。但要是從國家政策的角度來說,這種設計無疑又是最保險最穩妥的。硬件和游戲引進的數量,服務的規模都相對有限,即便出現損失也不會很嚴重。以這種方式推進國行就更像是低姿態履行對任天堂的一方面承諾。
系統徹底轉為使用微信賬號微信支付,將任天堂賬號體系排除在外,這方面很有互聯網企業的做范兒。但直接嫁接在游戲機之上,也讓人覺得并不是長久的考慮。
騰訊游戲進軍海外的跳板?
那另外的一面,或者幾面,又是哪些呢?
在海外發達國家市場市場,游戲機板塊的份額依然有三分之一上下。雖說游戲世界的未來屬于移動游戲,騰訊也未必打算放棄這塊傳統市場。作為世界最大的游戲企業,騰訊已經投資了大量工作室,其中不乏傳統家用機游戲的工作室。除了繼續保持免費網游,免費手游這類運營型游戲上的優勢,不能說騰訊未來一定不會涉足傳統的單機,或者是強聯網功能的買斷游戲。大而全,多元經營似乎是大企業的宿命。
騰訊在18年已經將《王者榮耀》海外版移植到NS,并針對手柄操作,家用機的游戲方式進行了大幅修改。這可以看做一種表態,對游戲機的操作體系,用戶習慣進行的一次測試。我們不知道騰訊從中學到了什么,但如果騰訊未來要針對游戲機生態推出游戲,這種和游戲機平臺方合作的經驗肯定能派上用場。所以,在合作消息放出后,外界就有判斷,騰訊和任天堂的合作,不會局限在推出國行上面。是很多騰訊游戲改頭換面上游戲機,還是逐步推出一些適合游戲機平臺的中小項目,就不一而論。
▲真正在中間的主角未必是NS。
傳統家用機游戲還有點非主場的感覺,如果是移動游戲,那又不一樣了。騰訊的移動游戲目前獲利頗豐,但主要還是在大陸市場,海外的表現不算特別突出。但騰訊在手游上的開發和運營經驗,相關的Know How是非常豐富,不可輕視的。與動視合作的《使命召喚》手游在美國大受歡迎,也是印證了外界普遍看好的一種合作模式。也就是騰訊發揮手游研發和移動平臺服務方面的優勢,和國外公司的強勢IP合作,在海外移動游戲市場大展手腳。任天堂擁有大量老少皆宜,具有全球影響力的IP,但任天堂對移動平臺上的開發和運營,就不是那么強勢。此前的任天堂游戲,多數也是尋找日本合作伙伴做開發和運營的。既然有頂級IP,為什么不找頂級的手游網游公司呢?更何況還是在新興市場發跡的騰訊。所以有部分分析師認為,騰訊和任天堂未來的手游合作,才是兩方合作的關鍵。騰訊可以讓自己的移動游戲擁有最強的IP助力,任天堂也能從合作中獲得大量利潤,讓收入更加多元,進一步走出游戲機日漸衰落的焦慮。今后更進一步的資本合作,也不是不可能。
至于可以不斷刺激股價的利好消息,那就屬于小甜頭了。
結語
因為騰訊在國行NS的規格設計上,表現出了太多忽視傳統游戲機玩家需求和習慣的態度。我們不好說這是愚蠢,只能說重點很可能在游戲機玩家不在意的地方。對于企業來說,出海,IP合作,重視移動端,這都是貼合時代很自然的考慮。只是,NS,NS今后的任天堂機種,都會是這個樣子嗎,任天堂和騰訊遲早得好好回答國內的游戲機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