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訊 2月24日下午消息,無人機送外賣的商業化落地再迎來新進展。美團無人機團隊近日宣布其城市低空物流解決方案已通過中國民航局審定,并獲得了該部門頒發的《特定類無人機試運行批準函》和《通用航空企業經營許可證》,允許其在城市人口密集區120米以下空域中,用無人機以超視距運行,即無人機在工作人員視野外運行的方式完成物流配送工作。
同期,美團還首次對外介紹了最新的城市低空物流解決方案,包括了智能化飛機、智能化調度系統以及高效率運營體系。同時,解決方案中的無人機“塔臺”——深圳空中運行管理中心也正式亮相。在運管中心內,其自研的運行系統可實現在超視距條件下,實現無人機配送全流程調度管理,最大管理半徑接近600公里。
兩項審定為何耗時兩年?
美團無人機運營負責人楊俊偉介紹,此次獲得的批準函和許可證,代表了不同的能力方向,一張跟安全運行相關,另一張跟經營相關。
據悉,這兩項資質的審定工作早在2021年初就已開始。同期美團無人機團隊在深圳剛好送完了第一單真實訂單。
據知情人士介紹,目前國內特定類無人機的相關許可審定,主要是采用特定場景申請制,即由被審企業提出申請,經由民航局審定認證通過后頒發許可證,整個過程中會著重考察在特定場景下,申請企業的技術水平和整體安全可靠性。
申請制就意味著場景在先,需要申報企業明確業務需要,審定方再根據具體場景特點,制定對申請公司技術、運營、安全等不同維度能力的審定方式,確保最終運行結果,能夠符合特定場景下相關安全性和可靠性的需要。而通過審定也代表了監管方對運營人運行安全水平和服務水平的認可。
單從美團無人機此次獲得的批準函和許可證內容來看,其申請審定的場景是在城市人口密集區120米以下空域中,用無人機以超視距運行的方式完成物流配送。
也即是,美團無人機團隊在意的場景是:城市、 人口密集區、120米以下低空。
其中人口密集區的特殊性,決定了相比其他場景,通過相關審定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資源確保萬無一失。
而以上幾個關鍵詞無疑也對應上了美團當下即時零售業務中,像大城市午高峰時的寫字樓、商圈等頻繁爆單的業務場景。這也是美團投入兩年時間挑戰安全敏感度最高場景的審定工作的原因所在。
無人機平均訂單配送時長約12分鐘 效率提升近150%
對于此次通過審定的方案,美團無人機內部曾將其總結為“智能化飛機+智能化調度系統+高效率運營體系”。由于美團無人機落地場景的特殊性,三者在技術層面都需要能力沉淀。
以城市場景為例,與空曠地面上方飛行不同,美團無人機作業區域是在人口密集區上方,環境更復雜且在遇到緊急情況時需要有足夠多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能力保障。
最典型的案例是在高樓林立的商圈中飛行,信號干擾明顯高于空曠場地,僅靠GPS信號導航存在較大信號丟失的風險。為此美團無人機團隊研發并引入了視覺導航系統,通過視覺和算法,還有機載的計算,再結合衛星導航+慣性導航,讓無人機收不到信號時也能自己根據現場情況判斷飛行路徑。
此外,美團還設計了一套AI算法解決無人機遇到意外時的安全降落問題,其中就用到了環境感知和自主規劃的能力。這跟用在自動駕駛上的算法有些類似,可讓無人機能夠實時檢測下方平坦地區的位置,如果出現意外無人機就會自主選擇安全區域降落。
在智能調度系統方面,基于即時零售所具有的即時、高頻、本地化等需求側特點來看,如果僅依靠人力完成調度工作,顯然很難滿足當前市場的需求,所以在這一方面美團也選擇了自研,通過多個自研系統的組合,初步實現了多機并發、航線規劃、空中調度等自動化能力。
根據美團方面公布的數據,無人機的平均訂單配送時長約為12分鐘,相較傳統模式近30分鐘的平均配送時間,效率提升近150%。
為了進一步提高效率,美團還將這些系統集中在深圳空中運行管理中心內,使其運管中心功能有些像民航領域的“塔臺”,具備正常流程航線規劃、恢復架次航線重規劃、基于云端地圖引導備降航線規劃等功能,最多時可在1個平方公里范圍內調度千架以上飛機。
最后,在高效率的運營體系建設方面,美團將每個環節所能遇到的問題一一列舉,并通過工作手冊以及組織培訓等方式,提高運營效率。楊俊偉介紹,無人機在正常空中運行的過程中,不需要人為干預。但空中運行管理中心采用人機協同模式,現場工作人員主要負責確保系統和無人機運行正常,以及處理突發事件等工作。(張俊)
本文轉載自新浪科技。本站轉載此文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本網站對此聲明具有最終解釋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