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ews4月21日消息,歐萊雅中國與新浪揚帆公益基金19日在上海聯合推出的“科技女生賦能計劃”于“歐萊雅中國2024年發展戰略溝通會”現場正式啟動。
項目以“一代耀一代”為主題,為中學女生打造與女科學家近距離交流的平臺,點亮更多女生的科學夢想,激勵她們堅定學習科學,傳承科學家精神,在未來為中國科技創新貢獻女性力量。
歐萊雅北亞總裁及中國首席執行官博萬尚、歐萊雅北亞及中國公共事務總裁蘭珍珍、項目合作伙伴新浪揚帆公益基金理事長阮向榮、“第十九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獲獎女科學家代表——蘭州大學大氣科學學院陳思宇教授、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黃敏教授、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大內科王紅霞教授與科技女生代表參與啟動。
歐萊雅中國“科技女生賦能計劃”正式啟動
中學女生剛剛開始系統接觸科學類課程,正處于興趣的培養階段,此時的她們,心底藏著對科學的渴望和對未來的疑惑,正需要來自女科學家的激勵和啟發。
歐萊雅相信:每位對科學感興趣、有志學習科學的女生都可能是未來閃耀在世界科研界的美麗新星。為了讓更多心懷科學渴望的中學女生受到啟發與鼓勵,公司決定在今年——:“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設立二十周年之際,正式推出“科技女生賦能計劃”,期待借助女科學家榜樣的力量,加大對于科技女生的支持和賦能,為更多女孩點亮科學之路,也希望能讓“為投身于科學的女性”計劃在中國繼續延展,繼續傳承,結出更豐碩的果實。
歐萊雅北亞及中國公共事務總裁蘭珍珍解讀“一代耀一代”的主題內涵
2004年,作為歐萊雅-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為投身于科學的女性”計劃在中國的延伸和發展,歐萊雅中國和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四方共同設立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
多年來,該獎項在表彰規模、評選維度和覆蓋梯隊等方面持續升級,成為了中國唯一面向女性科技工作者的全國性官方獎項和唯一連接國際表彰平臺的女科學家獎項。為了進一步激勵未來科研力量,讓科學的種子在中學階段的女生心中生根發芽,2021年,歐萊雅中國在“上海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中設置了“科技女生獎”,作為托舉下一代科技人才的嘗試。
歐萊雅中國與新浪揚帆公益基金負責人向女科學家代表頒發“科普導師”證書
本次全新發布的“科技女生賦能計劃”將秉持同樣的精神,以“請進來-邀請女科學家走進校園”、“走出去-帶女生走進真正的科學實驗室”、“廣播種-用視頻科普課打破地域界限,傳播科學種子”三大項目,打造更加全方位的賦能平臺, 以科學智慧、榜樣力量和真實經歷,鼓勵女生們培養對科學的興趣、堅定學習科學的信念,將科研作為未來的專業和職業。
科技女生代表分享探索科學的動力和對未來的期許
值得一提的是,“科技女生賦能計劃”特別邀請了中國工程院院士陳賽娟作為“終身名譽導師”,領銜“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獲獎人在內的女科學家們組成“科普導師”團隊,也將特別關注科普教育的均衡普惠發展,目標在1年內惠及全國不同城市與經濟欠發達地區的10萬名中學女生。
歐萊雅中國“科技女生賦能計劃”三大項目
項目一:請進來-邀請女科學家走進校園
為了讓身處校園的女生能夠有機會親身感受女科學家的榜樣力量,在今年的“科技女生賦能計劃”中,女科學家們將受邀實地走訪中學校園 ,開設別開生面的科普講座,在解讀自身研究領域的同時,和孩子們分享自己走上科研道路的初衷與成長歷程,啟發并鼓勵更多青少年,尤其是女生勇敢地選擇科學、投身科學。
項目二:走出去-帶女生走進真正的科學實驗室
“科技女生賦能計劃”也將女生與女科學家的交流平臺延伸至校園之外,通過學校推薦與自主報名的方式邀請已經開始初步探索科學研究的女生走出校園、走進女科學家的實驗室和頒獎典禮現場,在第一線與榜樣“零距離”交流共創。
項目三:廣播種-用視頻科普課打破地域界限,傳播科學種子
為了將科學的種子播種到更多角落,歐萊雅中國也將邀請科技女生代表與科學家共同錄制公益科普課件,用深入淺出的語言揭曉科學奧秘,讓更多學生可以更加直觀地了解不同領域的科學知識。
截至目前,第19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的20位獲獎者中,已有近15位科學家加入了科普導師團隊,將陸續參與科普視頻的錄制。
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獲獎人將攜手科技女生共創科普視頻
同時,得益于新浪揚帆公益基金廣泛的公益網絡,“女科學家的答案”將跨越山海,在近百所城市與縣域學校的課間進行播放,帶領學生們開啟一段段科學探索之旅。
歐萊雅中國“科技女生賦能計劃”試點活動記錄
2024年3月28日,“科技女生賦能計劃”首場“請進來”試點課在甘肅省臨夏州廣河縣第四中學成功開展。第19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獲獎者、蘭州大學大氣科學學院教授陳思宇作為首位走進校園的科學家,堅持選擇走遠一些,去到縣域的中學與孩子們交流,不僅帶來了精彩的科普講座,還親自挑選、捐贈了100本曾為自己的成長帶來啟發的科普讀物。“不僅僅是大城市的孩子,偏遠地區的女生也需要平等接受科普教育的機會。”
陳思宇教授表示,“我的老師曾鼓勵我:要相信自己可以站在舞臺的中央。這句話給我帶來了非常大的力量,我也希望可以通過‘科技女生賦能計劃’,把同樣的力量傳遞給更多孩子們,點亮她們的科學之路。”
陳思宇教授帶初三女生們探索“沙塵旅行”的原理
2024年4月4日舉辦的首次“走出去”試點活動上,來自北京13所中學的25名女生走進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近距離感受到了多種多樣的植物之美,了解了植物所近百年來的發展歷史和取得的重要科研成果,還在植物科學數據中心參觀了智慧國家植物園,深入了解植物所在大數據驅動的植物多樣性保護和研究方面取得的進展。
科技女生在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訪學
同時,植物所研究員、芍藥科多樣性與種質創新研究團隊負責人舒慶艷還就如何創新、如何尋找榜樣等問題與科技女生進行分享。舒慶艷鼓勵道,“追逐夢想的路上,必須迎難而上”;第19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的獲獎者、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的馮曉娟研究員也寄語科技女生們,要敢于成為中心,成為焦點,勇敢地站在科學舞臺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