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首個商用堆在線輻照生產同位素裝置近日在中核集團秦山核電基地正式投運,首批短周期同位素镥-177也成功出堆。這一突破標志著我國成功掌握了利用核電商用堆輻照生產短周期同位素的關鍵技術,為國內醫用同位素的穩定供應奠定了基礎。
醫用同位素在惡性腫瘤、心腦血管疾病等重大疾病的診斷和治療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但長期以來,我國在部分醫用同位素方面嚴重依賴進口。例如,用于治療前列腺癌的镥-177進口依賴率高達95%,而釔-90則完全依賴進口。這不僅導致價格居高不下,也限制了相關醫療技術的發展。
此次投運的商用堆在線輻照生產同位素裝置,解決了短半衰期同位素在反應堆正常運行期間精準輻照的技術難題。經過反復磨合和多輪研討,秦山核電成功設計出裝置概念雛形,并形成可行性方案。該裝置的投運意味著我國具備了大批量穩定可持續供應同位素的能力,未來镥-177等短半衰期醫用同位素將實現批量化穩定供應,產能可充分滿足國內需求。
這一技術的突破不僅打破了我國醫用同位素長期依賴進口的局面,還將大幅降低相關醫療成本,為國內患者帶來福音。同時,這也標志著我國在核技術應用領域邁出了重要一步,為未來更多創新技術的研發和應用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