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中國高海拔專業戶外品牌喜馬拉雅(Himalaya)攜多款核心產品亮相ISPO Shanghai 2025,這是品牌在完成珠穆朗瑪峰南北坡雙線登頂任務后,首次公開展示全線實戰產品成果。
此次,以“喜馬拉雅·中國巔峰”為主題,品牌重申其在高海拔專業戶外領域的長期戰略定位:以技術為核心、以實戰為標準,推動中國戶外品牌在專業功能性產品領域走向全球前列的步伐。
登頂8848.86米,回歸只為更進一步
2025年珠峰攀登季,駱駝喜馬拉雅登山隊珠峰攀登隊成功從西藏北坡與尼泊爾南坡雙線登頂珠峰,實現產品與攀登隊員在極限環境下的深度融合與驗證。此次亮相ISPO Shanghai,正是一次“從8848.86米歸來”的實戰回聲。
展會現場,喜馬拉雅2025高海拔系列核心產品線集中亮相,涵蓋沖鋒衣、羽絨服、戶外鞋等關鍵產品類目,產品以實驗數據與實測反饋進行迭代優化,全面體現“為高海拔而生”的設計邏輯。
硬殼沖鋒衣品類,依照不同海拔的溫度、風壓、水汽環境,構建多層次面料結構與功能布局,以海拔定義結構,從H3500到H8848,覆蓋輕裝徒步、重裝徒步、高海拔雪山攀登等不同場景,逐級增強應對強風雨與低溫的極端環境。
羽絨服品類,以高蓬松度拒水白鵝絨填充量為基礎,平衡蓄熱、重量與壓縮性三大物理指標,以緯度定義密度。而登山隊運動員登頂珠峰穿著名為“H8848連體羽絨服”,是全球首款“珠峰定制版”高山連體服,配備可穿戴衛星直連天線,為極地探險提供精確守護。
專業戶外運動鞋品類,聯合全球領先鞋底品牌Vibram?,以超強抓地力,為長距離負重行進提供出色的支撐和保護。
同時,在產品方面值得關注的是,喜馬拉雅今年與完成人類登山探險終極夢想“14+7+2”的中國第一人——張梁老師達成合作,推出‘大師作’系列硬殼沖鋒衣,在本次展會首次亮相,實現產品設計與登山經驗,深度融合,雙向共鳴。
“14+7+2”登山探險大滿貫中國第一人——張梁老師亮相喜馬拉雅展位
專業發聲:解讀高海拔產品背后的硬核邏輯
在“高海拔”這一垂直場景下,對產品系統提出了更精細化的專業要求。喜馬拉雅圍繞不同功能定位展開產品布局,在材料選擇上構建起多元合作矩陣——涵蓋 eVent、CORDURA、pk-tex? 巔峰、TORAY等功能面料品牌,分別從透濕、防水、抗撕裂等維度,提供更具針對性的解決方案,為極限環境中的安全提供穩定可靠的保障。
不僅是面料選擇的科學性,如何從實驗室數據走向高海拔實戰,同樣是專業驗證的重要一環。此次展會現場,駱駝喜馬拉雅登山隊珠峰攀登隊隊員現身展位,以第一視角分享高海拔實戰經驗;同時,紡織品化學工程師姚蔚銘專家也參與交流,圍繞產品標準、面料性能驗證等方向展開論證,推動專業技術在真實場景中的落地與迭代。
駱駝喜馬拉雅登山隊珠峰攀登隊運動員
紡織品化學工程師姚蔚銘
而在戶外文化仍待培育的市場環境下,聚焦高海拔攀登、打造運動員級別的專業戶外產品,對于中國專業戶外品牌來說,往往面臨著高昂的市場教育成本。?如何破局?在本屆展會同期舉辦的“GOIF × ISPO戶外產業增長論壇”上,喜馬拉雅品牌總監樂承龍先生以《制造與設計:如何打造差異化產品》為主題,從生產制造與創新設計融合的角度,分享了品牌的專業突圍路徑。
核心科技對決:pk-tex??巔峰 vs GORE-TEX
作為本次展會的重要看點,喜馬拉雅合作面料品牌pk-tex??巔峰,首次與行業標桿GORE-TEX展開同臺對比測試。通過防水、透濕等關鍵性能的現場展示與用戶互動,用實測數據展現出中國自主面料在專業功能性領域的突破與底氣。
而面對市場對于“GORE-TEX神話還能持續多久”的疑問,這場公開對決,也為國產面料的進階之路,提供了更具想象力的答案。
接縫處靜水壓測試數據、抗腐蝕性測試數據結果,喜馬拉雅8848大師作均優于始祖鳥Beta AR
面料結構及中間層膜布,喜馬拉雅8848大師作、始祖鳥Beta AR一致
向更高峰邁進,國產力量正當時
“喜馬拉雅·中國巔峰”不僅是品牌此次展會的主題,更是寫給專業用戶的堅定宣言。立足實戰經驗,依托科技驅動,喜馬拉雅正持續打破技術壁壘,推動中國戶外品牌從“跟隨者”邁向“引領者”。
當下市場日趨復雜,越來越多的目光投向戶外這塊“熱土”。在高海拔的冰雪之上,在城市展館的人流之中,一場關于極限、專業與信念的回響,已然響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