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云棲大會上,記者獲悉,中國頭部金融機構已經全部接入阿里云AI,包括工商銀行、建設銀行等國有大行,中信證券、國泰海通、中金公司等頭部券商,中國人壽、平安集團、太保集團、中華財險等前十保險公司,以及易方達、匯付天下、同花順等基金、支付、消金行業頭部機構。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飛速發展,全球金融業都在經歷著一場由大模型技術引領的變革。安全和合規是金融業的基石,因此金融機構對技術選型的要求十分嚴苛。金融機構不僅要選擇技術能力最強的開源模型實現與業務的高度適配性,創建行業超級智能體,還要從IaaS層確保計算、存儲與網絡資源的高可用與合規可控,PaaS層實現高效開發、部署與運維一體化,技術架構的每一層都需要支撐金融級業務場景的嚴格需求。
目前,中國的頭部金融機構紛紛選擇具有全棧AI技術的阿里巴巴作為合作伙伴。
工商銀行已將阿里Qwen模型應用于部分業務領域。目前,工商銀行已打造了“工銀智涌”大模型技術體系,并利用大模型在20多個業務領域、400多個場景實現端到端賦能,打造了上千個專業領域的智能體,累計調用量達15億次,日均消耗80億token。在研發領域,工商銀行深度集成通義靈碼,月均智能生成并采納超140萬行代碼,展現出強大的業務價值。
據統計,通義大模型在金融行業已得到廣泛應用,12家股份制銀行已實現100%滲透,覆蓋70%場景。在研發領域,已有80%的大型銀行選擇接入通義靈碼,AI代碼采納率達40%。
不止銀行,頭部券商和保險公司也紛紛接入阿里AI。
近日,國泰海通表示,將攜手阿里云推動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在金融服務核心場景落地,特別是將會聯合開發證券行業垂直大模型,同步優化客戶服務體驗與內部管理效能。平安集團有超1.5萬名研發工程師正在通過自研工具“平安愛碼”進行AI編碼,該工具引入了通義靈碼為其增強續寫功能。
隨著華安保險前段時間聯合通義千問推出AI出單機器人“安安”上線,排名前十的財險公司已全部接入阿里AI。
頭部金融機構紛紛接入阿里AI,意味著阿里云全棧AI技術和服務能力經受住最嚴苛的驗證。在Gartner發布的最新的2025年《銀行業解讀:戰略云平臺魔力象限》報告中,阿里云與Azure、AWS等作為國際領先服務商入選。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這次云棲大會,一站式金融垂直模型生產工廠“通義點金”也迎來了全面升級。“通義點金”聚合了“合成-訓練-評測-迭代-應用”,為各類金融機構提供五大開箱即用的垂直模型,能提供更好的指令遵從性、更高的準確率、更強的業務適用性、更經濟的算力資源消耗。
從技術創新到市場布局,從產品功能到生態建設,通義點金的全方位優勢正在金融科技領域釋放巨大能量。
阿里云智能集團副總裁、新金融行業總經理張翅表示,金融行業要擁抱大模型早已是行業共識,但用AI改造金融業務場景像處理一個“一米寬,百米深”的問題,簡單的流程和Agent容易做,但要做深挑戰很多。得益于在模型技術的優勢和在金融領域的經驗積累,阿里云將與金融機構共同推動企業級、金融級的AI原生能力體系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