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聯合華中科技大學、中科院寧波材料所團隊,在全固態電池領域實現關鍵技術突破。研究團隊創新性地采用陰離子調控技術,通過在硫化物電解質中引入碘離子,使其在電場作用下遷移至界面形成富碘層,主動引導鋰離子填充電極與電解質間的微孔隙,實現“自修復”式緊密接觸。該技術擺脫了傳統全固態電池依賴外部加壓維持界面接觸的難題,顯著提升循環穩定性。相關成果已發表于《自然?可持續發展》和《先進材料》期刊。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由開放的智能模型自動生成,僅供參考。
近日,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聯合華中科技大學、中科院寧波材料所團隊,在全固態電池領域實現關鍵技術突破。研究團隊創新性地采用陰離子調控技術,通過在硫化物電解質中引入碘離子,使其在電場作用下遷移至界面形成富碘層,主動引導鋰離子填充電極與電解質間的微孔隙,實現“自修復”式緊密接觸。該技術擺脫了傳統全固態電池依賴外部加壓維持界面接觸的難題,顯著提升循環穩定性。相關成果已發表于《自然?可持續發展》和《先進材料》期刊。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由開放的智能模型自動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