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東北大學研究團隊近日成功開發出新型可充電鎂電池原型,攻克了鎂基儲能材料在室溫條件下反應動力學緩慢的長期難題。該研究采用創新的非晶態氧化物正極材料,通過鋰鎂離子交換機制構建高效擴散通道,使電池在常溫下實現穩定循環。
項目負責人Tetsu Ichitsubo教授表示,該原型電池經過200次充放電測試后仍能持續點亮LED燈,首次證實了氧化物正極在鎂電池體系中的可行性。相較于稀缺的鋰資源,鎂元素在地殼中儲量豐富,此項突破為開發可持續儲能系統開辟了新路徑。
研究團隊確立了下一代鎂電池正極材料的設計準則,包括引入結構自由體積、納米級顆粒控制等關鍵技術要素。相關成果已發表于《通訊材料》期刊,標志著鎂電池向實用化邁進重要一步。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由開放的智能模型自動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