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米 ? 奇
編輯 / 朱 ? 婷
運營 / 獅子座
《向往的生活8》時隔兩年回歸,黃磊掏心窩子說:“以前真的很累。”這話就像一把鑰匙,捅開了這檔老牌慢綜藝的轉型密碼。
從田園轉到烏鎮劇場群,節目“換頭重生”了。
其實黃磊這句說的也是實話。新一季節目上,黃小廚不再駐扎廚房,而是開始專注自身健康,晚上睡覺要戴呼吸機,吃藥的計量單位是一把,七季以來的透支顯而易見。
連老baby都累,觀眾更是了。
兩年前,《向往的生活》走到第七季時,治愈效果已是殘存無幾。不同的嘉賓在這里重復著相同的生活:朋友做客蘑菇屋,黃磊扎進廚房做一頓飯,何炅在飯桌上以菜喻人生,彭昱暢和張子楓及一眾嘉賓若有所思……
看了7年,觀眾向往不起來了,治愈向反倒變成玩梗向,最為出圈的豆角梗大家都不陌生。哦對了,黃老師本人還在第8季節目上返場回應了一次,手上拿起豆橛子甩出了老藝人有的云淡風輕。
話說回來,節目在第7季告別算是體面收場,而兩年后《向往的生活-戲如人生》突然帶著新的后綴回歸,這又算什么?
kk想起了鈕祜祿·甄嬛回宮。
能回歸的,都是帶著目的來的,即使是慢綜藝也逃不過成為一場生意。有人說這次“換頭”實際上是黃磊另一檔節目《戲劇新生活》的借殼重生,有人也在新的一季里品到了蘑菇一家人獨有的那份情懷。
kk細品了一下,不知不覺中《向往的生活8》把主語變了,用戲劇給觀眾做局呢?放在綜藝回歸屆,這把玩的高端局。
一、田園牧歌被戲劇人生接班
當黃磊不再埋頭做飯和張口育人、何炅轉向劇場為友捧哏,“田園”變成“戲劇”,《向往的生活》會是怎樣一幅景象?
以前吃完早飯,大家需要去耕種勞作,做完飯就舒舒服服再去睡一覺。
現在吃完早飯,大家會轉去劇場排練,沉浸在劇情里打磨一句臺詞。
戲如人生果然成為新的主題,在這檔節目里占據了極大的比例。
譬如,烏鎮的石板路代替了鄉間土路,黃磊不再系著圍裙研究菜譜,而是捧著《暗戀桃花源》的劇本和大家討論臺詞。
于是向往的生活日常變成了走位排練、背臺詞,連節目里多次出現的桃花意象,都成了戲劇道具——不是有田園里自然生長的桃樹,而是為《暗戀桃花源桃花源》場景布置的裝飾。
可以說,黃磊跟何炅扛起了“向往的戲劇生活”,他們會在劇場投入大量時間,回到蘑菇屋后,黃磊聊天的主線,也總繞不開戲劇。
老baby說要交班,年輕人就負責了“生活”的部分。
張子楓閑來無事會拿著毛線鉤花,還發揮起前七季的待客之道。她和飛行來的張藝興一起,在第一期去摘水果,第二期走進廚房負責做飯。辛芷蕾和馬思純到訪時,黃磊跟何炅都還在劇場,張子楓就為大家安置行李、介紹院子,辛芷蕾直說她像民宿的小老板娘。
蘑菇屋承載的仍然是一份“向往的生活”,而第八季的新變化在于,節目上以新老兩輩各自為營,裝進了兩種“向往的生活”——曾經的田園牧歌有一定保留,同時也用大量的鏡頭來講述黃磊對戲劇夢的向往。
這種融合下,節目的內容變化是悄然滲透在各個細節里的。譬如,經典的圍爐夜話仍是常有的,但大家討論的主題會是戲劇。?
黃磊會在飯桌上給大家講話劇《墻壁里的精靈》的故事,敘事能力很出色,一段小故事直接打動了現場的朋友們,大家聽到淚目(kk這里也哭了)。
巧妙的是,大家熱淚盈眶的時候,這時辛芷蕾望向天空,喊大家快抬頭去看,原來今天的晚霞很美,戲劇里的感動和生活里的浪漫此起彼伏,把這次圍爐夜話升華到了一種神奇的“賢者時間”。
有一說一,在營造“向往的生活”具象化樣本這塊,節目還是有一定功底的。
而最大的變化也就是向往主語的轉移。
以前那種“向往”有明確的主語:是觀眾的田園夢:打工人渴望的詩與遠方,都市人懷念的煙火氣,是好友相聚暢談的松弛感,是節目重點呈現的主題。
新的主語是黃磊主導的戲劇生活:上一秒大家還在游戲里表演,戲劇存在感雖強,也還算自然,而下一秒黃磊接話:這就是為什么我覺得話劇很好看……只是,黃磊cue起戲劇,仿佛另一種廣告植入般,如此高頻推薦,觀眾難免有些跳戲。
二、第八季,重新篩選受眾
《向往的生活8》打造的這種主語轉移,其實是老?IP?面對?“回歸”?時的一種試探——那批向往田園的觀眾,現在向往的到底是什么?
曾經的“向往”,是觀眾共同投射的田園夢境——三五好友、柴米油鹽、遠離喧囂。但觀眾能返回去挖第一季那鍋沒熟的豆角,實際上也是在宣泄這7年的審美疲勞。
所以第八季到底怎么改?是保住口碑,還是制造熱度,或是別的?
黃磊在節目開頭說自己有些不知所措,好像大幕又拉開了一樣,但他并不焦慮,因為他來到這里才找到自己,卻是不知道未來是什么樣。
這話其實說透了第八季的小心思:不強行給戲劇人生定義新方向,而是先靠情感穩住老粉,再用真實的人物成長、戲劇元素的重重滲透填新內容。
《向往的生活8》篩選出了兩種受眾。
一種是為情感關系買單的,只要蘑菇一家人的情感框架還在,一部分不對田園形式有執念、但對情感聯結有需求的觀眾,就還在。
哪怕茫然轉向劇場,何炅對黃磊也仍舊捧場:我跟著你走,那崽呢?短短幾個字,拋出多年好友的默契與信任,彼此惦記的羈絆,就足以詮釋那句常掛在嘴邊的“我們在一起,就是向往的生活”。
另一種則是新的成長線和主題引入的新觀眾。
崽們有了新的人物成長線。在過往七季,張子楓、彭昱暢、張藝興等年輕主創們人設相對單一,多數時候乖乖做個被長輩們照顧的懂事寶寶即可。而新的一季大人們去劇場上工,他們要獨自生活。
張子楓是來找答案的,因為她仍然對向往的生活定義沒有想法;彭昱暢減肥成功的變化,底層邏輯也是生活方式的改變。這些都有內容可聊,而節目有了這些素材,就不需徹底割裂過往,反而可以用一些生活細節編織起回憶網。
而戲劇的內容,則是把《向往的生活》從大眾化推向圈層,對戲劇感興趣、被節目和嘉賓們成功安利到的觀眾,也會對劇場的工作環境、演員真實的排練狀態產生興趣。
馬思純端起一碗飯,用有層次的表演吃出了不同的情緒,彈幕閃過“這就是演員”的感慨;張子楓參與《暗戀桃花源》圍讀,把春花的臺詞詮釋得有滋有味,觀眾也眼前一亮。
當然,節目中呈現的大段排練場景,譬如一句臺詞打磨了兩期節目,也讓很多觀眾倍感枯燥。
三、7個金主吻上來,老綜藝IP才能玩得起重啟高端局
雖然黃磊不知道未來走向何方,大體路徑卻是清晰的:現象級IP的影響力尚有實力,會有老粉因為?“情感羈絆”?包容形式變化,新觀眾因成長線和戲劇熱情產生代入。怎么看都是有賺的一次嘗試。
這大概也是《向往的生活》重啟的目的。
看下綜藝市場,老牌節目招商向來是年度表現佼佼者,而《向往的生活》作為當家節目處境更是好的太多。
兩年后回歸,第八季招商方面就表現得不錯,首期節目招商共7個品牌,獨家冠名是支付寶的螞蟻保,超級合作伙伴是愛他美領熠,奧利奧、廣汽傳祺、綠源、江中猴菇米稀、盼之游戲服務也都搭建起合作。
飛行嘉賓有芒果綜藝的熟人局托底,還可以請到有話題、熱度和口碑的人選,第二期找來了新封影后的《花少5》嘉賓辛芷蕾,還有近期《花少7》表現不錯的馬思純,兩位都是有實績的女演員,和戲劇季的氣質很搭,在綜藝節目上表現得也十分討喜。第三期是齊溪、楊超越,二人都有話劇經驗,且楊超越是綜藝節目的熱門嘉賓。
相較于其它融入文旅、文化的綜藝節目而言,《向往的生活》回歸所走的這條路徑走得有些大膽任性,并非是其它無基礎受眾、無核心人物情感框架的節目可以輕易借鑒的,更考驗嘉賓們和戲劇的連接度。
即便是有高口碑經驗的《向往的生活》,第八季初回歸,第一期也沒有融合成功,第二期才在田園和戲劇生活中融合恰當,漸入佳境。
人物、情感、文化要素齊全,果然是高端局啊!被說成是“借殼重生”又如何,生活是流動的,關鍵是能夠“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