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眼查App顯示,近日,同濟大學與廣州地鐵設計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聯合研發的“一種帶局域共振單元的樁結構定位裝置及成型施工方法”獲得發明專利,并于2024年12月5日正式公布。該技術由翟利華、肖軍華等多名專家共同研發,旨在提高樁結構施工的精度和減振效果。
該裝置包括固定環、連接板、調節氣缸、受力板和定位環等部件,通過調節氣缸的伸縮端固定受力板,確保局域共振單元的放置精度,避免了位置偏差對減振效果的影響。該技術適用于水利工程、基礎工程和疏浚工程等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據悉,該專利的申請號為CN202411773414.8,專利號為CN119221471A。該技術的研發不僅提升了樁結構施工的效率,還為相關領域的技術創新提供了新的思路。
風險警告:本文根據網絡內容由AI生成,內容僅供參考,不應作為專業建議或決策依據。用戶應自行判斷和驗證信息的準確性和可靠性,本站不承擔可能產生的任何風險和責任。內容如有問題,可聯系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