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梅賽德斯-奔馳與清華大學聯合舉辦的2024可持續交通智庫論壇在京舉行,來自汽車和人工智能行業的頂級專家和學者集聚清華大學參加此次論壇。論壇以“人工智能賦能城市出行”為主題,各方專家圍繞前沿AI技術賦能智能座艙和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車路云一體化技術(V2X)的創新和發展、汽車軟件前沿技術發展等話題展開了熱烈討論。
2012年,梅賽德斯-奔馳與清華大學共同成立“可持續交通聯合研究中心”,并產出了一系列科研成果,如基于中國人體體征的參數化人體模型(HBM)研究,致力于為中國客戶的乘車安全保駕護航;智能汽車多模態交互設計,智能材料技術結合中國傳統工藝,探索豪華新境界。2022年,該聯合研究中心升級為“可持續交通聯合研究院”,雙方合作廣度和深度進一步擴大,聚焦交通智慧化、能源綠色化、應用本土化、車輛智能化、可持續發展五大趨勢。
十二年來,梅賽德斯-奔馳和清華大學長期伙伴關系已成為中德產學研合作的典范。雙方開展了自動駕駛、智能安全、動力電池和智能材料等諸多領域的科研項目,以及多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清華大學的十多個院系參與了雙方合作的項目。例如,梅賽德斯-奔馳也積極支持青年學生在氣候變化領域的創新和實踐。此外,雙方共建的“實踐教學基地”讓學生參與到研發一線工作,為汽車行業未來創新型人才的培養提供了實踐平臺。雙方通過產學研的深度融合,多維度推動汽車產業的科技創新,助力產業轉型及高質量發展。
梅賽德斯-奔馳集團股份公司首席軟件官歐孟宇(Magnus ?stberg)表示:“中國走在城市出行解決方案全球創新的前列。我很榮幸能與專家學者、有志學生和行業領袖一道,探討人工智能技術如何在自動駕駛和智能座艙領域賦能城市交通體系的發展。”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智能綠色車輛與交通全國重點實驗室主任李克強表示:“智能網聯汽車已經進入新一代人工智能驅動的大模型、端到端的發展階段,需要有頂層的規劃、核心技術突破以及業務模式的全面創新,加速智能網聯汽車車路云一體化的應用示范。”
梅賽德斯-奔馳(中國)投資有限公司高級執行副總裁,產品及項目控制、工業化與合作管理負責人安爾翰博士教授(Prof. Dr. Hans Georg Engel)表示:“通過雙方十二年的產學研精誠合作,梅賽德斯-奔馳和清華大學共同產出了一系列優秀的研究成果。未來,雙方將繼續緊扣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的前沿趨勢,繼續推動可持續交通的發展。”梅賽德斯-奔馳(中國)投資有限公司高級執行副總裁、梅賽德斯-奔馳中國研發和采購負責人歐立甫(Oliver L?cher)表示:“聚焦中國客戶需求,梅賽德斯-奔馳正以‘中國速度’進行數字化創新,通過與清華大學、科技巨頭和初創公司等中國伙伴的廣泛合作,我們正以前沿技術給中國客戶帶來‘無論油電,都很智能’的產品。”清華大學計算機系知識工程實驗室唐杰教授表示:“大語言模型在智能人機交互上發揮了關鍵作用,通用人工智能依賴于大語言模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未來,人工智能技術將越來越多地賦能車輛操作系統。” 清華大學長聘教授、可持續交通聯合研究院院長李萌表示:“清華大學與梅賽德斯-奔馳在前沿技術探索、國際化人才培養等領域不斷加強合作。未來,雙方將繼續攜手,深化探索研究可持續交通領域產學研合作新模式。”
“奔馳標準”+“中國速度”:在中國加速推進智能化研發和落地
梅賽德斯-奔馳長期投入智能化科技創新,在智能領域已有近40年的技術積淀,在這一過程中,“奔馳標準”一直引領著行業發展。梅賽德斯-奔馳正以“中國速度”不斷推進自動駕駛技術的研發,由中國團隊主導研發的L2+導航輔助駕駛系統自項目啟動到落地僅12個月。
2025年,梅賽德斯-奔馳將推出豪華品牌首個“無圖”L2++全場景智駕,搭載于梅賽德斯-奔馳模塊化架構(MMA)平臺全新車型。“無圖”L2++將具備行業頭部的智駕實力,采用端到端大模型,不依賴高精地圖,可以實現點到點的高階智駕,為中國客戶帶來安全、好用、“奔馳范兒”的智駕體驗。
2021年,梅賽德斯-奔馳成為全球首個獲得L3級有條件自動駕駛系統國際認證的車企,先后在歐美實現商用,2025年初將在德國實現L3級有條件自動駕駛系統提速至最高95公里/小時。在中國,梅賽德斯-奔馳2023年成為首批獲頒北京市L3級有條件自動駕駛道路測試牌照的企業之一;2024年,又成為首個同時獲準在北京開展L4級城市和高快速路自動駕駛測試的國際車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