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科院大學教授、中科院計算所研究員包云崗在社交平臺曬出圖片,香山芯片已流片,回片后進行了串口調通,1 月 24 日成功運行了 Linux。據悉,香山是一款開源 RISC-V 處理器核,它的架構代號以湖命名。第一版架構代號是“雁棲湖”,第二版架構代號是“南湖”,“南湖” 采用中芯國際 14nm 工藝,目標頻率是 2GHz,SPECCPU 分值達到 10 分 / GHz,支持雙通道 DDR 內存以及 PCIe、USB、HDMI 等更多功能。
近日,中科院大學教授、中科院計算所研究員包云崗在社交平臺曬出圖片,香山芯片已流片,回片后進行了串口調通,1 月 24 日成功運行了 Linux。據悉,香山是一款開源 RISC-V 處理器核,它的架構代號以湖命名。第一版架構代號是“雁棲湖”,第二版架構代號是“南湖”,“南湖” 采用中芯國際 14nm 工藝,目標頻率是 2GHz,SPECCPU 分值達到 10 分 / GHz,支持雙通道 DDR 內存以及 PCIe、USB、HDMI 等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