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新浪科技 周文猛
網易旗下智能學習公司網易有道,因在職員工非法獲取“前東家”客戶信息,正陷入新一輪的判賠風波中。
近日,由北京知識產權法院出具的《網易有道信息技術北京有限公司等與北京猿力科技有限公司不正當競爭糾紛二審民事判決書》(簡稱“判決書”)顯示,某教育公司前員工王某,在入職網易有道后利用前東家商業機密開展業務,累計盜取4萬余名學員信息,并誘導3000余人轉至有道課程繳費,最終被訴訟至法庭。經法院一審、二審后,近日北京知識產權法院對該案做出終審判決:網易有道及員工王某的行為構成商業秘密侵權,被要求連帶賠償50萬元及合理費用8000元。
實際上,這并非網易有道首次商業侵權。據天眼查顯示,金巧巧、蔣勤勤、張丹峰等多人上訴網易有道的多起網絡侵權案件,目前都在北京互聯網法院開庭審理中。
明星侵權官司頻發,員工“帶資進組”挖角前東家,頻頻被訴諸法院的網易有道,究竟在焦慮什么?
前東家學員信息被非法“調取”
2019年12月,王某入職網易有道。
據判決書顯示,在入職前的10月份,王某利用此前在前東家擔任教師的職務之便,導出前東家系統內學員ID、向學員群發卡片、建立QQ群,先后多次調取學員信息合計超過4萬條。
在入職網易有道后,王某將這些學員信息用于網易有道新學員的拓展,違背此前與前東家簽署的保密協議。
據悉,在2019年11月26日,王某曾在前東家的QQ群里發布信息,公開售賣“新東家”的相關課程。此舉導致部分學員“轉學”。
一審判決顯示,王某及網易有道商業侵權成立,被判賠償100萬經濟損失。因不服一審結果,被告方發起了二審上訴。最終北京知識法院作出了判決,要求網易有道賠償經濟損失50萬元及合理費用8000元。
律師:違背基本商業道德,不利于營商環境優化
在行業內,講師離職后其所在的相關學員群應該如何處置,目前法律上暫無明確規定,不少企業和講師對于其中的法律風險不甚了解,由此引發的糾紛也不在少數。
對此,北京康達律師事務所律師表示,這個案子的典型性在于,隨著員工的自然流動,平臺型公司的商業信息管理和監督很容易成為漏洞;同時,這類員工流通的平臺,業務上基本有一定的交叉甚至重疊;此類案件,涉及的產業相對較多,比如教培、健身等。而網易有道案被北京知識產權法院作為典型案例以案釋法,給此類案件提供了法律參考依據。
“信息時代,用戶數據泄露或被侵權,會對一家公司帶來致命的打擊,違背了最基本的商業道德;通過這類不正當手段獲利,也不利于營商環境優化。”該律師對新浪科技表示。
事實上,這并不是網易有道首次觸碰商業侵權紅線。據天眼查顯示,金巧巧、蔣勤勤、張丹峰等多位知名人士上訴網易有道的多個網絡侵權案件,目前都在北京互聯網法院開庭審理中。此外,今年4月份,網易有道推送了一條公眾號,圖中使用了未經蘇炳添授權的照片。7月份蘇炳添以網易有道侵權為由,提起訴訟。最終,網易有道被判公開道歉,并賠償了亞洲飛人3000元經濟損失。
連虧5年,遭點名通報
官司不斷的背后,作為一家上市公司,網易有道在資本市場的表現有些拉胯。
不久前,網易有道公布了2023財年第二季度未經審計財務報告。數據顯示,網易有道單季收入12.1億,其中學習服務凈收入為6.8億元,智能硬件凈收入為2.2億元,在線營銷服務凈收入3.0億元,總運營費用8.563億元,歸母公司凈虧損2.99億元。
2017年、2018年及2019年,網易有道營收分別為4.56億元、7.31億元、13.09億元,凈虧損則分別達到了1.64億元、2.09億元、6.09億元。
從創立初期的在線教育K12,從智能硬件到AI大模型,網易有道在每一個風口即將落地前都毫不猶豫地踩了上去,和同行刺刀見紅拼殺,但付出的代價也是巨大的。以2019年為例,當年銷售和營銷費用高達6.23億元,是2018年的三倍不止。要知道,這一年,網易有道的營收也僅為13.09億,營銷費用占比接近50%。
2021年初,網易有道融資2.32億美元準備全面發力;2021年7月份,“雙減”政策落地。末班車上,渾身干勁的網易有道“拔劍四顧心茫然”。但是,網易有道并不甘心放棄“看起來很美”的蛋糕。
今年8月,北京市教委通報稱,北京網易有道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在互聯網平臺以購書贈送學科直播課的形式,暑期在“有道精品課”App上開展學科培訓,并引導消費者購買長期系統課,培訓主體、培訓時間、售賣培訓課時數均違反相關規定,涉嫌無資質變相開展線上學科培訓行為。據悉,目前上述問題市級“雙減”專班已責令有關機構立即整改,并持續深入核實調查。下一步,相關部門將根據相關問題依法依規查處。
打擦邊球又一次被監管盯上的網易有道,一波未停,一波又起。
本文轉載自新浪科技。本站轉載此文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本網站對此聲明具有最終解釋權。